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券商投行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目前还在逐渐出清的过程中,监管对于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较往年更为严厉,强监管态势鲜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8月20日讯(记者 胡劼)近日,因部分投行项目持续督导工作存在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力度不足,对于其他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的审慎运用及独立核查不够,底稿不完善等问题,招商证券(600999.SH)遭监管警示,或也暴露其投行业务合规风控存漏洞。

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收到此次警示函之前,公司副总裁熊开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但将继续为公司工作。熊开去年8月才履新招商证券副总裁,至今仅一年,任期未满。

另需关注的是,近两年,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收入与排名持续下滑。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3.02亿元,较2021年几乎“腰斩”;主承销商承销收入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8名下滑至2023年的第15名,跌出前十。

针对以上情况,招商证券品牌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深圳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系“旧案新罚”。近年来,各大券商投行业务的发展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公司的投行业绩下滑与资本市场波动、监管政策调整等因素相关。

投行业务违规需整改

经查,招商证券在从事投资银行类业务过程中,部分投行项目持续督导工作存在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力度不足,对于其他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意见的审慎运用及独立核查不够,底稿不完善等问题。

上述情形违反了有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招商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图片来源:深圳证监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招商证券因投行业务收到警示函之前,公司副总裁熊开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但继续为公司工作。其去年8月才履新招商证券副总裁,至今仅一年,任期未满。

公开资料显示,熊开在招商银行担任过多个重要岗位,包括监察保卫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分行行长等,此前并无证券行业从业经验。2023年8月,熊开空降招商证券,担任招商证券副总裁、投资银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需关注的是,早在去年底,招商证券投行业务部曾掀起过一轮离职潮,多位业务骨干追随原投行总部负责人王炳全,加盟中信建投证券。

王炳全先后在华西证券、国都证券任职,自2008年加盟招商证券,历任招商证券投行委股权业务负责人、投资银行部门负责人,近三十年的从业时间,其先后主持40多家企业上市,资历深厚。

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的流失,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进而影响相关业绩表现。

股权融资成业绩“拖累”

蓝鲸新闻记者关注到,近两年招商证券的投行业务整体表现不佳,收入与排名持续下滑。

Wind数据显示,2021年,招商证券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高达25.42亿元。然而,该项业务收入在2022年骤降至13.93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13.02亿元。两年间投行业务收入几乎“腰斩”,主承销商承销收入排名(来自券商报表)也从2021年的第8名下滑至2023年的第15名,跌出前十。

从投行业务细分来看,其债务融资项目稳中有升,去年公司境内债券项目主承销金额达3258.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49%。但股权融资项目金额缩水明显,成为业绩拖累项。

2023年,招商证券A股主承销金额总计202.08亿元,较2022年的410.26亿元大幅下降50.74%。其中,IPO项目主承销金额为70.51亿元,较2022年的101.32亿元下滑30.4%;再融资业务表现则更为严峻,公司2023年再融资发行额仅131.57亿元,较2022年的308.94亿元大跌57.41%。

然而,今年一季度,投行业务的颓势仍未得到扭转。公司一季报显示,招商证券投行手续费净收入仅有0.88亿元,同比下跌达43.32%,创下近十年一季度最低值。

需关注的是,开年至今,招商证券的IPO保荐项目达28家,其中有11家主动撤回了发行申请材料,撤否率近4成。从所撤回的IPO项目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招商证券在保荐项目筛选和风险评估方面仍有待加强。

图片来源: Wind

譬如,6月,京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磁股份”)因撤回申报材料而终止上市进程。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直指其招股书存冗长、数据粘贴错误等问题,信披质量堪忧。此外,京磁股份业绩保持增长背后,2020年至2022年其收到的出口退税金额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均超过50%,净利润对出口退税存在极强的依赖。

又如,招商证券保荐的得一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得一微”)在3月撤回IPO申请,该企业连年亏损、现金流持续为负。此外,得一微还牵涉到多名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间接持股的敏感问题。尽管公司后续作出澄清,但仍在业界引发质疑。

对于近期管理层变动、投行业绩下滑、项目出现风控漏洞等问题,招商证券品牌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次深圳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系“旧案新罚”。近年来,各大券商投行业务的发展都面临不小的挑战,公司的投行业绩下滑与资本市场波动、监管政策调整等因素相关,和近期管理层变动关系较小。

据蓝鲸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有29家券商收到70余张投行业务罚单,占总罚单数量近三成,其中不乏旧案重提,一案多罚,机构保代同罚情况。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前投行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目前还在逐渐出清的过程中,监管对于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较往年更为严厉,强监管态势鲜明。在此过程中,各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补齐合规风控短板,持续强化内部控制约束。待A股市场的投融资环境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更有利于投行业务的稳健发展。”(蓝鲸新闻 胡劼 hujie@lanjinger.com)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