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传来盈利消息,引发电商圈对东南亚市场的一轮讨论。

Lazada实现盈利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Lazada在今年7月录得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转正,实现盈利。

8月13日早上,Lazada举行了一场全员大会,CEO董铮在会上表示:“此次的盈利证明了Lazada商业策略的有效,Lazada也将在可持续运营模式下,持续增加对东南亚市场的积极投入”。

事实上,Lazada的盈利早有预兆。

早在2022年,Lazada泰国就已盈利,成为最早盈利的国家。当年Lazada泰国的总收入约为380亿泰铢,利润约32亿泰铢,其中主要盈利业务为Lazada Express。

去年以来,阿里多次在财报中提到:Lazada不断通过提高变现率、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等手段,连续多个季度实现订单亏损收窄。

实际上,阿里包括Lazada在内的国际业务,一直在保持高速增长。财报显示,2024年一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274.48亿元,同比增长45%,连续七个季度超预期增长。其中,国际零售业务收入为222.78亿元,同比增长56%。

过去几年,东南亚成为全球电商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将近7亿人,而电商零售额占零售总额仅为10%,低于全球平均值的19%,增长潜力巨大。2023年,8个主要电商平台的总GMV达到1146亿美元,是2020年的2.1倍。

但这里又是一个地域差异很大的市场,每个国家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差异巨大,想要在这里走得更稳更远,本就挑战不小。

根据《晚点》的报道,东南亚还陷入低价补贴竞争多年,即使凶猛如Temu对进军东南亚也持谨慎态度,进入菲律宾、马来西亚两国后未再大举扩张。

在竞争激烈的东南亚,Lazada做对了什么?对这个市场又有什么启发?

聚焦效率提升

盈利背后,从烧钱补贴到聚焦效率提升的转变,成了Lazada的关键变量。

分析人士认为,东南亚仍是全球电商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但正在迈向新的平衡。靠大规模烧钱争抢市场的阶段已基本结束,接下来的重点是提升用户、商家体验,提升履约效率。

去年12月中旬到1月,Lazada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调整,将用户产品和商家策略团队集中到总部,地方将更加专注于本地商家的精细化运营、本地化的消费者触达、提升物流体验等。

业内认为,这次组织调整的目的非常清晰,就是为了“精简决策,提高组织和业务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6月,董铮担任Lazada CEO。今年1月,在兼任Lazada CEO外,董铮同时兼任了南亚电商平台Daraz CEO,这被认为是对董铮过去两年带领Lazada工作的肯定。

董铮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Lazada的业务重点是用户的价格体验和服务体验,做法更加聚焦,也更回归电商的基本体验。

“电商体验的本质是价格便宜、送货快、服务好,相对应的,今年Lazada推出了Price Guarantee(价格保证)、包邮、退货等服务,消费者的体验得到提升之后,带来了转化率的提升。”

技术赋能,行稳致远

Lazada实现盈利,也有赖于其在物流和技术上长期投入。

和东南亚许多电商平台不同,Lazada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建物流,建立从商品库存管理、第一公里取货、仓储、运输到本地“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物流网络。

这样的好处在于,Lazada可以通过管理物流流程,既保障物流时效、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驱动订单增长,又能管理整个物流履约过程,控制每个包裹的成本,不断提升各环节的效率。

来源:Lazada

数据显示,Lazada在东南亚六国的17个城市建立了至少30个仓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心,还拥有超过3000个自提点。

阿里集团在2022财年报告中则提到,Lazada运营着东南亚区域领先的电商物流网络之一,绝大部分的Lazada包裹经由其自营物流设施或“首尾一公里”物流团队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Lazada还在东南亚公司中率先利用AI技术。比如自去年5月起,Lazada相继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I聊天机器人LazzieChat,以及供运营员工使用的AI营销助理和广告ROI预测产品。

具体来看,LazzieChat已经可以做到智能回复用户提问、充当私人导购、提供个性化建议和商品推荐等,一定程度上能帮助用户优化购物体验。

对卖家来说,聊天机器人LazzieChat的推出更是一大利好,它就像是一个24小时在线的官方机器人客服,只要商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LazzieChat就会进行相关的商品推荐,卖家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就能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AI的应用给Lazada的转化率、支付率都带来了显著提升。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通过LazzieChat及商家智能客服接待过的消费者问询,转化率提升超过30%。

深耕本地化

面对东南亚这样复杂的市场,本土化运营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东南亚是个有着近7亿人口的大市场,但其由11个国家组成,在只有45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包含了2万多个岛屿,1000多个少数族裔,1200种语言。

而Lazada主要深耕东南亚6个国家的运营:泰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这能让Lazada在各个国家的运营重点更加聚焦,本地化运营也更为精细化。

比方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用户购买力强,Lazada就加大了LazMall的渗透率。

LazMall是Lazada在2018年推出的专为品牌商家设计的商城,主打品牌直供和正品保障,类似于国内的天猫。其中,通过对品牌商家的支持及用户体验的升级,马来西亚LazMall重点品牌的销售额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马来西亚的“金币抵扣”互动玩法,引导订单快速增长,这一玩法也在其他市场得到推广。

在菲律宾,Lazada则选择以游戏和娱乐化为运营重点,如其设计了一款名为LazLand的游戏,用户消费获得积分就可以“种大米”,并收到真实大米等生活用品作为奖励,这极大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这些运营举措反应在数据上,为Lazada菲律宾带来两位数的增速。

在印尼,Lazada则推出新服务QOD,为喜欢货到付款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支付选择,优化了收货体验,减少了因现金支付问题导致的交易失败。

据了解,董铮在内部讲话中表示,此次的盈利证明了Lazada商业策略的成效,Lazada将在可持续运营模式下,持续增加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

结语

现在的东南亚电商市场,除了Shopee、Lazada两个老玩家,TikTok 、Temu、Shein等也相继入局。

在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各大平台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约而同地将重点从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转向关注盈利性的增长。

根据毕马威2024年最新报告,目前,Shopee和Lazada占据东南亚市场份额前二。Shopee母公司Sea从2022年中开始止血,对东南亚市场的电商业务几乎不再投入任何补贴,所有业务目标从“增长”切换到了“盈利”。

一位Shopee人士透露,2023年公司战略的关键词是:成本、用户体验、盈利的可持续性。Shopee母公司Sea从2023年实现自IPO以来的首次盈利。

如今,Lazada也已实现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以来,阿里系各业务线都在争取盈利:高德地图开放平台的API或SDK不再完全免费开放;淘天所有商家收取订单成交额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闲鱼拟向卖方收取基础软件服务费;阿里云将对号码认证产品价格进行上调等。

国际化业务自然也不例外,现在已在激烈的环境中,率先拿下一城。

•END•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