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瀚
最近几年,各家奢侈品品牌频繁涨价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过就在最近在不少二三线城市,奢侈品被变相打折的消息引发了热议,为什么奢侈品巨头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商场要自己上了?这件事我们该怎么看?
一、LV在二线城市被变相打折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中国奢侈品市场在八月的第一把火由武汉点燃。
当地多个高端购物中心均推出促销活动,折扣力度最大的是武汉国际广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牌能获得满千返百且叠加10倍积分的优惠;武汉恒隆广场的规则是满一万返1500、满5万返7500,并叠加5倍积分。
此举也被认为这是两家商场面对武汉SKP开业入市作出的应对——过去北京SKP以年中和年末庆典返券补贴出名。不同之处在于,头部奢侈品牌几乎不会参与SKP的促销活动,以免让促销活动损害品牌的稀缺价值,但武汉国际广场却破天荒地让消费者在购买路易威登、SAINT LAURENT圣罗兰等奢侈品牌时“占到便宜”。
严格来说,这些头部品牌并不是社交媒体传言的打八折或者八五折,但消费者以正价购买后,可以凭购物小票或其它凭证兑换商场礼金券。
如此一来,几个头部奢侈品牌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打折,但消费者实际上变相以低于中国市场官方零售价的价格购买了产品。武汉以及大量外地消费者涌进武汉国际广场的路易威登。有网友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排队等候时间至少两个小时,店里大部分商品都被拿出来整齐摆到柜台上。
二、品牌不愿干的事情商场要自己上了?
这次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商场开始奢侈品打折,引发了市场的热议,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件事呢?奢侈品市场的未来又该如何分析?
首先,当前奢侈品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等因素,都对奢侈品的销售产生了影响。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面临这些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奢侈品品牌并未选择降价促销来刺激消费,反而频繁涨价。
这种涨价策略看似违背常理,但实际上是品牌为了维持其高端形象和稀缺性所采取的一种手段。通过提高价格,品牌试图传递出其产品的独特价值和高品质,从而吸引那些对价格不敏感、追求高端品质和独特性的消费者。然而,这种策略对于商场来说,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今年,日元汇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去日本购买奢侈品变得相对便宜很多。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通过出国旅游的方式在日本等国家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心仪的奢侈品。这无疑导致了国内商场奢侈品销量的进一步下滑。
其次,面对销量的下滑,奢侈品商场作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桥梁,不得不采取自救措施。降价促销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商场层面的活动降价,既能吸引那些因价格因素而犹豫的消费者,又能提升商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销售压力。对于无法出国购物的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促销活动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然而,这一举措却触及了奢侈品品牌最为敏感的神经——品牌形象与定位。奢侈品品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高价和高端定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长期以来塑造的独特品牌形象和稀缺性。任何与折扣沾边的活动都可能被视为对品牌形象的损害,进而影响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品牌方往往对商场的降价促销活动持抵制态度。
第三,在品牌与商场的博弈中,双方都在进行着利益与形象的权衡。对于品牌而言,维护品牌形象和高端定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可能损害这一基石的行为都必须谨慎对待。然而,面对市场压力和销量下滑的现实,品牌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在保持品牌形象的同时,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对于商场而言,提升销售额和客流量是其首要任务。降价促销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虽然可能暂时损害品牌形象,但在短期内能够显著提升销售业绩,缓解经营压力。因此,商场在权衡利弊后,往往选择牺牲部分品牌形象来换取销售业绩的提升。
第四,从长远来看,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从追求品牌标识转向注重产品品质、设计和个性化。这种理性化的消费趋势迫使奢侈品品牌和商场重新思考其市场策略。对于品牌而言,如何在维护高端形象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对于商场来说,如何在不损害与品牌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服务、提升购物体验来吸引顾客,是其求生的关键。
江瀚视野
江瀚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