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是一座以煤建市的资源型城市,以产业为基,加快创新转型发展,已被确定为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概述

鹤壁市现辖浚县、淇县两个县和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三个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比深圳略大。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6.8万人,是除济源市之外的全省人口最少的地市,城镇化率为63.19%。

  二、经济体量较小,增速下滑

从总量来看,2008-2023年鹤壁市GDP从342.35亿元增长至1033.17亿元,增长3倍,居全省第17位。2021年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表1)。人均GDP从2008年的2.3万元提升至2023年的6.6万元,提高了近3倍(表2)。2008-2023年间总体超过河南省人均GDP,2019年排在全省第5位,其余年份均为第7位。

从增速看,除个别年份外,GDP增速均超过河南省GDP增速。2023年GDP增速为3.1%,低于河南省1个百分点(图1),但整体增速下滑,排位上下波动幅度比较大,从2008年的第6位变为2023年的第12位。人均GDP增速与河南省高低交错运行,2023年鹤壁人均GDP增速3.2%低于河南省人均GDP增速1.2个百分点(图2)。

从占比看,鹤壁市GDP在全省GDP占比一直处于2%以下,其中2014年占比最高为1.95%,随后一直下滑到2018年占比为1.73%。之后有所反弹,2023年为1.74%(图3)。

  三、财政自给率高于全省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水平

从预算收支来看,2008-2023年间,鹤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逐年增加,2023年为80.34亿元,是2008年的5.1倍,在全省排名第17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样大幅增加,2023年达到166.10亿元,是2008年的5.1倍,在全省排名与预算收入一样,排在第17位。

从增速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和税收增速运行状况大体一致,2020年税收增速下滑幅度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整体波动相对较大,2019-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且超过税收收入增速,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和税收收入增速反超(图4)。

税收占比方面,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10年占比最高为72.29%,2021年占比最低为60.2%,居全省末位。除2018年、2022年、2023年高于河南省水平外,其余年份均不及河南省税收占比水平(图5)。

财政自给率来看,2013年以来,除了2022年,鹤壁财政自给率均高于河南省财政自给率,2018年高出部分最大,为8.49个百分点,之后下滑。2023年为48.37%,高出河南省7.58个百分点(图6)。

在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08-2023年间,鹤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及河南省水平,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3.94万元,在全省的排名由2008年第10位升至2023年第9位。2008-2022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超河南省水平,2023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约为1.57万元,比河南省水平低于0.4万人。2016年以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016-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总体上低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而2008-2023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整体低于GDP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图7)。

  四、工业投资增速强劲,消费能力较弱

2008-2023年间,鹤壁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加,其中2019年突破1000亿元,2023年为1596.04亿元,是2008年的8.8倍。2014年后,除2018年略低于河南省增速,其余年份鹤壁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1年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超过GDP增速,投资边际效用递减(图8)。

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走势相对一致,但工业投资的波动幅度较大。2012年以来,除2017年、2018年和2020年外,工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受疫情影响,2020年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均为负数,2021年又都反弹为正增长,鹤壁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023年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7%(图9)。

从各类投资总额占GDP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从2016年开始超过100%,2023年达到154.40%。其中,工业投资占比109.71%,民间投资占比71.74%,进出口占比相对比较低,为7.21%,房地产投资占比为6.94%,说明鹤壁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33.48%,消费占比逐年增加,鹤壁是省内体量比较小的城市,煤炭工业起步,消费拉动能力一直较弱(图10)。

  五、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2008-2023年,鹤壁市产业结构整体表现为一产、二产下降,三产上升的发展趋势。2023年鹤壁市三产结构为7.2:52.6:40.2(图11),是18个地市中二产居主导地位极少的几个地市之一,这也是鹤壁立市之本。

鹤壁市的一产较为发达,下辖的浚县、淇县均是农业大县,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也是全国整市建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等。

从规上工业企业数来看,2008-2023年间鹤壁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013年后,规上工业企业数在河南省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2022年鹤壁市规上工业企业数为500家,占全省比重为2.1%(图12)。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上看,除2010-2012年、2015年、2018年、2022-2023年鹤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及河南省水平外,其余年份均超过全省水平,特别是2020年超过河南省4个百分点(图13)。

鹤壁市紧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比如生产望远镜核心部件反射面面板的海能达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PLC型光分路器芯片供货商的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被评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率先掌握安全气囊丝生产技术的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鹤壁的金属镁新材料还应用于磁浮列车、智能手机、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

2013-2022年,鹤壁市R&D经费内部支出逐年增加,2022年为13.87亿元,是2010年R&D经费内部支出的7.4倍(图14)。2013年后,研发内部经费支出增速高于GDP增速。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整体较低,一直在1%左右波动(图15)。

从R&D产出情况来看,2021年鹤壁市专利申请数为690个,高于三门峡市(590个),居全省第17位,占全省的比重为0.94%;专利授权数为59个,全省占比0.35%,专利申请通过率为8.6%;发表科技论文数为301篇,在全省占比0.43%(图16)。

分门类看,2023年采矿业增长24.0%,制造业增长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8%。分重点产业看,高技术产业增长16.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3%。从行业看,2023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8.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6%,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237.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0.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2%,汽车制造业增长9.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30.4%,食品制造业下降3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6.6%。

在服务业方面,2008-2022年间,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额以及占GDP比重逐年增加,近三年,服务业占比在35%左右(图17)。从增速看,近5年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均在GDP增速以上(图18)。

服务业分行业来看,各类型服务业增加值总额不断提升,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自2013年后迅速增长,其中2017-2018年增长最快,增速为11.68%(图19)。

从占比上看,近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最大,这与鹤壁市物流业的强力发展相关。但是,批发零售业占比和住宿餐饮业占比呈下降状态(图20)。

  六、常住人口稳定,城镇化率居全省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鹤壁市常住人口比较稳定,2008-2019年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额在1-4万之间,外流人口并不高,但2020年人口外流率8.19%。这与鹤壁市抓住产业转型,工业投资强劲,大力发展制造业,就业充分有关。并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超河南省水平,排在全省前列。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9.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7万人。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19%,高出全省水平5.11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表3)。

综上所述,鹤壁市经济体量较小,总体发展较为稳定,特别是鹤壁市通过开放招商,注重招头部、引链条、育生态,推动天海系、仕佳系、中维系等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鹤壁作为一个传统资源型的小城市,很难以规模体量取胜,要依靠科技创新冲出重围,围绕企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集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努力打造“科创中国”鹤壁样板。

撰稿人:李燕燕、徐涛、张漫丽;耿明斋、王永苏、周立、王建国、屈桂林、李少楠、徐涛、张兆源、李甜、赵岩、原嘉昊等参与讨论。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