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姝瑾
“茶为饮之至清,亦为用之至神。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竹窗,斑驳地洒在古朴而雅致的茶室里。身着休闲时装,袖口微微挽起,何世阳轻轻捧起一把新鲜的茶叶,那是从山间云雾缭绕的茶山中精心采摘的。
在炒锅的古老仪式中,他双腿前后交错,左足稳扎于炒锅之前,似树根般深入大地,右足轻摆于后,配合着稳定身体重心。双手紧握茶把子,一上一下,不停翻动,时而轻拍锅沿,使茶叶跳起,时而用掌心轻轻按压,让茶叶受热更加均匀......
在古代,茶,初名“荼”或“苦荼”,后又有“荻”等雅称,这一字的变迁见证了茶文化的深厚历史。而茶字的首次记载,便是在《神农本草》之中,象征着古人对茶这一神奇植物的探索与珍视。
每当春季来临,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的茶园便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从一片茶叶到一杯香茗,从信阳的茶园到世界的茶桌,信阳毛尖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赢得了无数茶人的喜爱与赞誉。它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文化传承。
承风守艺守初心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镇的白庙村,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隐匿在绿意盎然的群山之间。这里,茶香四溢,漫山遍野的茶树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的绿色诗行。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镇白庙村)
白庙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信阳毛尖茶。每当春风吹拂,茶叶新绿,茶香扑鼻,吸引着无数茶客和文人墨客前来品茗、赋诗。在这里,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和茶农的辛勤,每一滴茶水都散发着清新与甘甜,让人沉醉在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之中。
在错落有致的房屋前,一条小溪似一根银线穿过。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斑点点洒在地上,何世阳坐在小溪旁的木凳子上,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热气袅袅升腾,有周围的清新空气相互交织。
1988年,何世阳出生于世代种茶的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我生在茶香、长在茶香,从我记事起,爷爷和父亲就已经开始种茶了”说罢,他轻抿一口茶,提及于此,何世阳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
(何世阳(左)与其父亲正在炒茶)
在何世阳看来,非遗传承的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他深知,手工炒茶虽然工艺繁琐,但只有炒制技艺功夫了得的制茶师,才能制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信阳毛尖。这种技艺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更是老一辈制茶师们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
(茶农们排队收集采摘完的鲜叶)
“制作第一步采摘,接着是摊晾,让鲜叶自然失水,水汽自然蒸发”,紧接着是筛选的环节,这更是对茶叶品质把控的关键,他继续解释道,采摘过程中,茶叶的形态各异,有的一芽一叶,有的一芽独秀,还有的一叶独舞。芽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为了确保茶叶的品质,茶叶必须用网眼筛子去细细筛选,剔除不符合标准的茶叶。这些流程对于何世阳而言早已烂熟于心,他脱口而出的不仅是制茶的技巧,更是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何世阳正在挑选合格的茶叶)
炒制的过程中,何世阳站在炒茶锅前,双腿前后分开,左脚立于炒锅前,右脚摆至其后,稳定身体重心,双手一上一下紧握茶把子,在炒茶锅中翻飞,让茶叶在锅中翻滚、舒展。在揉捻的过程中,何世阳会根据茶叶的湿度和形状,调整揉捻的力度和时间......经过几个小时的精心炒制,信阳毛尖茶终于制作完成。此时的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口感醇厚。
扎根沃土绘茶韵
白墙黛瓦古村幽,古树参天绿意稠;青石小径通幽处,民居错落似画楼。
信阳市浉河港镇,坐落于秀美的大别山脉腹地,是一片沉浸在翠绿茶海中的宁静小镇。这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春季,万物复苏,茶园里嫩绿的新芽透着生机盎然,宛如碧玉点缀在苍翠的山坡上。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露珠覆盖的茶叶上,那万点金光闪烁,如同珍珠撒落在绿色的织锦上。微风吹过,茶香袅袅,仿佛能听到叶尖对晨曦的低语,轻柔而沁人心脾。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港镇茶山景色)
白日,茶山里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采摘着信阳毛尖的嫩芽,每一个动作都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尊重。而那些精心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匠人的巧手炒制,化作一杯杯明亮的汤色,散发出醉人的香气。
傍晚时分,夕阳洒在茶山上,金色的余晖与绿色的茶树交织出一幅温柔的乡村画卷。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伴随着晚风传来的茶香,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诗:“采茶人在碧云间,煮茶香生绿水边。”
夜幕降临,茶园归于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微风,似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恩赐,构成了浉河港镇独特的风景线。
信阳市浉河港镇的茶树种植历史相当悠久,据记载,其种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
在唐朝时期,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记载了信阳茶区,这表明信阳茶的种植和制作在当时已经相当盛行,并且享有很高的声誉。宋代,信阳茶更是被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可见其品质之高。
到了明代,信阳茶的生产进一步规范化,开始采用炒青等工艺,使得信阳毛尖的品质更上一层楼。清代以后,信阳茶继续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如今,信阳市浉河港镇作为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继承了传统的种植和加工工艺,保持了信阳毛尖茶的高品质和独特风味,其茶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乘风破浪展宏图
何世阳自幼受家庭熏陶,幼时就跟随父母,与姐姐一同上山采茶,儿时他对此非常排斥,“我跟我姐小时候都特别讨厌这些,很累很辛苦,一到农忙季节就开始重复做这些枯燥的劳动”,何世阳无奈的摆手笑道。然而,如今他安然坐于此地,采摘茶叶、制作茶叶已经成为他未来长久追求的事业。
(坐落于茶山中的小院儿)
2011年,何世阳重返故里信阳市浉河港镇,投身于茶业。自此,他与茶叶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当今社会,青年们纷纷涌向繁华的都市,追求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和机遇,而愿意逆流而行,回归故土,深耕传统产业的年轻人则显得尤为珍贵。何世阳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投身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深知一杯好茶的诞生,不仅仅是茶叶的选取和冲泡的技巧,更蕴含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炒茶,作为制茶工艺中的关键环节,更是需要历经无数次的实践与磨砺,方能掌握其精髓。为了这一梦想,何世阳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执着,走进了当地享有盛名的信阳毛尖茶生产公司,渴望从中汲取到大师们的经验与智慧。
他虚心求教,勤奋学习,不断钻研炒茶技艺的每一个细节,从火候的掌握到翻炒的力度,从茶叶的色泽到香气的散发,他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在“偷师学艺”的过程中,他不仅学到了制茶的技术,更领略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的独特魅力。
出道即巅峰,2013年,他怀揣着对信阳毛尖的深厚情感和对茶文化的热爱,在信阳市区开设了首家属于自己的信阳毛尖茶实体店铺。这家店铺的开业,瞬间吸引了众多茶叶爱好者的目光。然而,何世阳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深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电商平台已成为茶叶销售的重要渠道。
(深夜与茶友们品茶论道)
于是,在2014年,他毅然决定将精力转战至电商平台,在天猫、京东等知名平台上开设了店铺。尽管初始时只有他和妻子两人组成的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伙人逐渐增加,团队规模扩大至10人左右,共同为茶叶的销售和推广贡献力量。每逢新茶上线,何世阳的店铺总能迎来火爆的交易量,仅仅4个小时内,交易量就能达到惊人的2000斤之多。
在电商平台的成功基础上,何世阳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2016年,他再次在信阳市区开设了一家面积达到350平方米的实体店铺。这家店铺不仅成为了信阳毛尖茶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成为了客户们品茶、交流、学习的场所。
自2016年起,何世阳毅然关闭了天猫、京东等线上交易门户,摒弃了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转而专注于传统手工信阳毛尖茶的制作。从昔日的高销量辉煌到现今的日销数单,他选择了一条静水深流的道路。何世阳视此为人生的一次蛰伏,期望借此机会沉淀心灵,全身心投入手工茶的精研与传承。
御风领航续华章
“长子承茅,次子握盾”,何世阳自豪地分享了他儿子何泽颢的视频,画面中的少年年仅12岁,身着蓝色休闲上衣与黑色长裤,静默而专注地站在炽热的炒锅前。面对炒锅高达400度的炽热,他丝毫不为所动,手中的茶把子如行云流水般舞动。
(何泽颢正在炒锅前炒茶)
何世阳地表示,自何泽颢八岁起,他便有意识地引领孩子接触采茶、制茶的流程。如今,经过四年的锤炼,这份手艺已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节假日归家,制茶便成为孩子额外的一门“课程”。他坚信,无论未来孩子将走向何方,从事何种职业,信阳毛尖的传统手工技艺都是其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必须传承与发扬的宝贵财富。
(何泽颢8岁时练习炒茶)
创新与传统并重,守护非遗之魂。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何世阳积极寻求创新。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让信阳毛尖这一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他不断探索新的制茶工艺和包装方式,让信阳毛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各种茶文化交流和技艺展示活动,向更多的人推广和宣传信阳毛尖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专家表示,非遗传承的核心在于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创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李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通过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何世阳在传承家族技艺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网友们也纷纷表示:“何世阳不仅是信阳毛尖的传承人,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先锋,他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信阳毛尖。”大家对于何世阳的付出和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不仅传承了家族的荣耀,也为信阳毛尖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丰一飞
正观特稿
正观新闻特稿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