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嗑睡乔退选,有人说,这对毕生致力地公共服务的人来说,是一个恰当的结局。十年前因罗尔斯启发,得出现代人的两大正义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一个成年人服务社会是有期限的,过期必须退场,否则即为不义。现在看来,这个原则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常识,否则,无数人的生活就为这些不退场的人左右。我听到最有意思的段子是,那些听话的好学生,大半生顺风顺水,习惯了言说各类知识正确和政治正确的话语,但当今天他们想服务于年轻一代时,他们刚一张口,年轻人就堵住了耳朵。

02

李成才老师多才多艺,他的口才像他的记录片可以记录一切一样,可以表达很多东西,即使哲理也有很强的画面感,而且金句频出。给人听了后就有记录的冲动。其实人群里常有这样的人才,他们因为天分、勤奋、阅历等等,跟一般人比,在人生社会方面先走了几步,值得人们学习。比如王阳明,他当时折服了很多人,以至于弟子们记下了“传习录”。近代的梁漱溟先生属于勤奋用功之人,他年轻时时有个同学非常有才,梁先生就跟着耳濡目染,整理出同学的语录。当代的庹明生先生也是幽默风趣之人,跟他亲近的朋友都对他的出口即名句有印象,别人多在感叹,刘靖“起而行之”,拿出小本记了不少,据说汇集成“庹先生语录”。

纪录片导演李成才老师和俞敏洪老师

0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在研究节气时,曾跟很多朋友一样,对冬至、夏至一类的节气不以为然。夏至之后,天气更热了啊。冬至之后,周围更冷了啊。这就是共同的经验,只具此经验的就是普通人。不普通的人会怎么样呢,他们通过观测,明白冬至一阳生、冬至一阴生,虽然微弱,趋势已经形成,那么将来的日子就是可预知的。他们就是普通人群中的先知。天气转化为地气需要30天左右,地气再转化为人们的身心感受还需要15天多,因此,夏至之后经过45天左右到立秋,我们普通人才知道天变了;冬至之后经过45天左右到立春,我们普通人才知道天变了。我们没有那样的先知、远虑,才有切近的不安,人心的飘忽不安是跟认知有关,其次才跟物质条件一类的因素有关。

04

小时候在农村,看乡亲们贴春联,最熟悉的吉词,“六畜兴旺”、“万象更新”、“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个时候,对茶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个东西怎么可有可无才对啊。生活的必需品,按优先序列,柴米可以说是并列第一序列,油盐是第二位序列,酱醋算第三序列,茶算第四序列。那个时候,无论哪个序列的生活物资都没有什么问题。今天,除了一烧了事的柴外,其他的生活物资都是问题多多。有人说,即使今天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我们更难回去了,比如回到一百年的柴火时代,现代人是很难适应的;反而我们旅居异国他乡更能适应,所以人应该立足于现代价值生活,应该勇于让自己和周围人活得正常,而不是无视眼前去迷信别的东西。

05

有人提到我说的头脑冷静,发挥说还有很多常识。比如腿要勤。腿要勤不是现代人的养生方式,每天走上万步的勤快劲儿,而是跟人交流。男人尤其如此,不能宅在家里,要出去走动。我年轻时的老板很有经验智慧,他常劝我们年轻人去跟人吃饭,说哥们儿一个月不吃一顿饭就见外生疏了,一个人得有几个哥们儿。到了现在的年纪,人们彼此建议的就是得有几个酒友,遗憾大多数人想喝酒是没有酒友的。这些人生经验还是有意义的,只有像康德那样的哲人才在自己的城堡里闭门造车。除了腿要勤,还有手要快,腰要弯,嘴要甜一类,其中眼要明,就是说要有眼力劲儿。我说过一个大艺术家跟人相处让人受感动受教育的事,他随时都在服务每一个在场的人,他不仅看见了,更布施了。当然,老话说的身体语言中,最重要还是头脑和心灵,头脑要冷静,如果发昏发热那得赶紧降温。老话对心的说法儿则多一些,比如说心要虚,虚心使人进步;心要空,心空纳万有,心空生万法,所以心不能住下,无所住而生心。还比如说心要热,如果一个人的心太冷,那会出问题的,冷漠自私还在其次,最终他害了自己,他抑郁自闭了。

06

夏天的瓜果中,我比较喜欢黄瓜。前几年曾经种过黄瓜,从藤上摘下黄瓜直接吃的感觉,比小时候吃黄瓜的感觉更纯粹了。邻居景老师和小杜都种了黄瓜,他们知道我喜欢,经常摘了黄瓜送我品尝。吃多了就想回报点儿什么,写了一首小诗后又去问人工智能,古代有哪些提到黄瓜的诗,答案很快出来,杜甫写过,苏轼写过,陆游写过,范成大写过,唐伯虎写过……感谢出使西域的张骞,让我们吃上了黄瓜。

32cm×32cm

余世存老师作品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