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远
父亲这一角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提出十条普通教导原则,其中一条便倡导: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子作伴侣。弗洛姆在《父爱的艺术》中认为:“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的路”。正如格尔迪所认为的“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独特的力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性,父爱的缺失现象日益凸显,对儿童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博达实验学院)
我要的幸福很简单-----简单到每天都能吃到妈妈做的酸辣土豆丝,或者是得到爸爸的一句夸奖。
“妈妈,终于要回家吃饭了~今天我要吃两个馍!”郑州市航空港区大马乡博达实验学校一年级的袁毅(化名)兴冲冲地跑出校门朝着妈妈说道。“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袁毅牵着妈妈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高兴地哼着歌,他忽然满含感慨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班主任刘老师每天都太辛苦啦!每天早上都会起很早给我们上早读,太辛苦了!妈妈你能不能帮我做一份排骨汤?我想明天早上带给我的老师,表达我对她的感激之情。”妈妈微笑着摸了摸袁毅的头说:“当然可以,你的老师确实非常辛苦,她对你的关心和教育我们都看在眼里。排骨汤是个很好的选择,妈妈会用心做的。”回到家之后妈妈就进厨房忙碌了,爸爸回家之后看见忙碌的妈妈,得知缘由之后也没说什么,回屋刷抖音去了,他没有看到的是袁毅那扭捏拧巴渴望得到夸奖的表情和那略显失落的眼神。
袁毅生活在一个充满爱与复杂情感交织的家庭环境中。他的妈妈马应梅是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小学老师,而爸爸则是一个退伍军人,转业后经营着一个牙科诊所。尽管他们两人已经离婚,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并未真正分开,依然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在袁毅的眼中,妈妈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和倾诉对象。每当他遇到困惑或喜悦时,妈妈总是他第一个想要分享的人。袁毅经常与妈妈坐在沙发上,聊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成长的烦恼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对话仿佛永远都聊不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馨的氛围,而对于爸爸,袁毅的感情是复杂的,他说到“每次回家我跟爸爸的交流比较少,我心里知道爸爸对我很好,但爸爸对我很冷淡,我平时也不敢烦他,我有点怕他。”
(在写作业的袁毅)
反正我爸不管我-----“我怎么没有好好写,你管我呢?!”
“袁毅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智商情商双高的小孩子。他总能迅速融入集体,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刘老师如是说道,“在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也是第一次收到排骨汤这样的礼物,但是真的是特别的感动,一方面是对小孩儿懂事的欣慰,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心里真的特别特别暖”“但是最近我发现他的状态特别差,上课的时候总是喜欢盯着一个地方发呆,那天下午我布置完作业,他在边做作业边等家人来接,我想过去关心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走近了才发现袁毅30分钟写了5个字,我语气略重了点问他在干什么?谁知他竟然那么激动,那一刻我心里真的特别难受,心里也特别疑惑为什么小孩儿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经过这件事,刘老师决定进行一次深入的家访,通过袁毅的父母来了解在袁毅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刘江铃老师)
我想快快长大-----“妈妈,我想快快长大,这样我就可以保护你了”
(马应梅)
因之前刘老师都是和袁毅的母亲马应梅(化名)沟通交流,于是刘老师在电话里跟马应梅沟通过后,次日便来到了马应梅家中。从她口中也获知了袁毅产生变化的部分原因。
4月3日,马应梅清楚地记着那个夜晚,袁翔(化名)在外酗酒后归来,满脸通红,步履蹒跚,显然已经醉得不轻。而她正在家中忙碌地收拾家务。家里的三轮车没有停放到车棚下,这一细节成为了两人争吵的导火索。
父亲借着酒劲,开始大声指责母亲,声音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他抱怨母亲没有将三轮车停好,导致它暴露在雨水中,可能会生锈损坏。母亲则试图解释自己的原因,但她的声音在父亲的咆哮中显得如此微弱无力。
争吵逐渐升级,两人开始动手推搡。激烈的争吵声和打骂声在夜空中回荡,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袁毅原本在卧室里熟睡,但被这突如其来的争吵声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的是父母激烈争吵的场面,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袁毅怯生生地靠在门框上,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不敢出声,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马应梅心疼地看着袁毅,她知道这一切都不应该让孩子承受。于是,她拽起袁毅的小手,将他带回卧室,并反锁上了门。
在卧室里,母亲紧紧地抱着袁毅,试图用她的怀抱给予他一些安慰。她告诉袁毅,这一切都是大人的事情,让他不要担心。但袁毅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如此争吵,更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如此对待母亲。
这一夜,对于袁毅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虽然被母亲搂在怀里,但心中的恐惧和不安却久久无法消散。他皱着脸,声音带着颤抖地对马应梅说道“妈妈,我想快快长大,这样我就可以保护你了。马应梅听到这句话后,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也是这个夜晚过后,马应梅决定跟丈夫分居。但由于各方面的阻力,袁毅没法跟着母亲生活,只能选择跟着爸爸一起生活。
了解完事情经过之后,因袁翔以各种理由推脱,刘老师只能在电话上与袁翔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沟通和交流,也基本了解了袁毅性格变化的原因。
袁翔因为工作和生活习惯的原因疏于了对袁毅的教育和陪伴,每天回家父子两个基本不怎么交流,一个看电视、一个玩手机,而且袁翔对儿子的学习、爱好、生活都知之甚少。在电话里,袁翔听完刘老师对袁毅在学校的表现以及渴望得到爸爸关注的心理之后,在刘老师的批评下也承认了自己确实因为生意上的一些问题这段时间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对袁毅表示“深感愧疚”,并向老师保证之后一定会多多陪伴关心教育儿子。
“老师,早上好”,新的一周开始了,走进班级的袁毅给刘老师了一声招呼,虽然不复往日的热情洋溢,但是刘老师能感受到“伤痕”在慢慢地愈合,转变也在慢慢地开始,刘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陪伴和教育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张校长)
博达实验学校张校长坦言:“根据我的了解,在当地许多家庭关系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就拿前天召开的家长会来说,在一场家长会中,出席的母亲约占家长总数60%以上,父亲所占的比例连20%都不到(另外还有些老人或其他亲属参加)。我对袁毅那个小孩儿印象很是深刻,每次见到我都会热情洋溢地给我打招呼,我从刘老师那里了解完家庭情况后也是非常支持刘老师的家访行为,秉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我也是多次与孩子的父母通话,告知他们事情的严重性,这可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儿啊!不能马虎!”
父亲在子女成长中的作用,从社会层面上讲,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是社会融入的进一步要求。心理层面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认知或语言发展上,还涉及儿童性别角色的塑造、个性品质的形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父爱缺失对儿童会有很多不利影响。
首先是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父亲对子女的智力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美国耶鲁大学开展了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小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更聪明,他们在学校易取得好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父爱缺失的孩子,其认知能力会受到阻碍。有研究表明,5至6岁的儿童在父母离异而缺乏父爱的两年后,其认知能力与完整家庭里的孩子存在差异。
其次是对个性及人格发展的影响。情绪心理学家调查发现,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会比较突出,父爱缺失会导致子女们出现孤僻、粗暴、怯懦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学前这一重要时期,父爱缺失幼儿普遍会出现焦虑、孤独、任性、多动、依赖、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攻击性强等行为和心理表现。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可见父亲不仅仅要向子女们传授生活的基本技能,还要向子女们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等。孙云晓所著的《好好做父亲》一书揭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寻找其原因,父爱缺失竟然排在第一位,占87%。
父爱缺失对男孩的潜在影响是性别角色意识模糊,出现“男孩女性化”现象。缺失父爱的男孩由于缺少父亲的男性性别特征的影响,更多地,感受母亲的温柔、敏感、细腻等,可能性格软弱,可能会形成男孩女性化倾向。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言:“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情感陪伴是他们形成积极自我认知、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的重要基础。因此,关注父母情感缺位现象,别给儿童的童年带来“伤痕”和“迷障”。
(外出找小伙伴玩耍的袁毅)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丰一飞
正观特稿
正观新闻特稿中心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