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必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引擎。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创新贯通始终。新时代中,数智化已经成为新的生产技术,资本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家作为生产方式的组织者往往发挥着“乘数效应”。因此,新质生产力也可理解为: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方式+企业家的乘数效应。事实上,不宜用行业划分新质生产力,传统行业进行升级转型、数智化赋能后,也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就“新”的理解,创新、资本、企业家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一、发挥创新的灵魂作用

道德不厌旧,知识不厌新,这是人类进化的真经,任何企业的最终出路也只有创新。那么,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破旧立新,而非因循苟且;创新就是谋划未来,而非活在当下;创新就是敢于失败,而非畏手畏脚;创新就是持续改善,而非一举图成;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以机制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离不开法治、创新离不开企业家。

“创新”一词包含了冒险。就外部而言,创新往往都会遭到旧势力的扼杀,所以创新具有天生的外在风险性;就内部而言,创新需要反复试错才能成熟稳定,所以创新具有天生的内在不确定性。创新的外在风险性基于大数定律分布,可以想办法降低或被保险;创新的内在不确定性无法事先降低或被保险,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修正,不但需要社会容错前行,更需要市场化自然消纳。因此,天生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往往是创新的领军人物。

创新的旧义中也富含“贬义”,有“造反”之嫌,因为创新总是动别人的“奶酪”,并且挑战传统思维观念和传统管理制度。正如这一段时间武汉街头出现的“萝卜快跑”,不但动了出租车司机的“奶酪”,也挑战了传统的公共出行规范。其实,历史洪流浩浩荡荡,创新是无法阻挡的。十九世纪内燃机车出现在伦敦街头时,惊吓了作为交通主力的马匹,英国政府颁布了臭名昭著的“红旗法案”,三十年后又不得不废除。同时,创新也总是以提升人类文明为前提消灭旧行业,如数码成像取代了胶卷、电话机取代了电报机、智能手机等正在取代电视机,各行各业不能与时俱进,最终都会被创新所淘汰。

政策也需要创新,任何基于经验数据制定的政策都不可能取得经验性效果,因为政策的实施往往会改变得出该政策的经验模型。大数据能降低创新的外在风险性,但不能消除创新的内在不确定性。所以,多项政策叠加创新往往会产生“合成谬误”,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哪些交给市场,哪些交给政府,是政策创新的底层逻辑。

需要强调的是,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曾经讲过:“科学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唯一有效途径,将科学应用于掠夺性技术从而增加个人财富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唯一路径是理解创新、拥抱创新、守正创新。

二、发挥资本的独特作用

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需要认清它的根源和本质,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第一,资本是市场的附产物、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资本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有民营资本,也有国有资本;资本既有逐利性,也要承担风险。第二,中国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的,政府偏好与资本扩张关联紧密;贫富差距不是资本的原罪,而是制度性缺陷所致。第三,资本的恶在于资本成了“主义”,正如菜刀本是切菜用的,但用来杀人就成了“恶”;资本成了“主义”就会垄断行业、染指媒体、左右政策、甚至直接干政,因此资本需要管理。

目前,中国市场经济有三个不健全:法治环境不健全、诚信体系不健全、市场规则不健全。因此,资本与权力之间需要高压网,资本与市场之间需要遵守竞争中性原则,资本与雇员之间需要建立平等的民事主体。

在认清资本的根源与本质之后,打造新质生产力必须发挥资本的独特作用,那就是资本能创造财富。正如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马粪争夺案”所昭示:任何社会的进步,优先鼓励创造财富,而不是优先鼓励分享财富,这也是效率与公平之间的辩证法。

三、发挥企业家的乘数效应

中国自古重农抑商,先秦“奖耕战、抑商贾”,秦汉隋唐“崇本抑末”,宋元兴“专卖法”,明清开“海禁”。直到现代,“农本商末、士农工商”的封建意识仍然根深蒂固。

其实,古代社会的文明脉络一直围绕“官商学”三个主轴更新迭代,其中,官是社会的领导轴、商是财富的创造轴、学是文化的布道轴。应该认识到,中国过去四十多年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一是在于党的英明领导,二是在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三是在于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企业家群体和中国企业家精神。经济学界使用“企业家”这个词语时,并非指某一类企业家而言,而是泛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且从事企业活动的能人。企业家作为创新的领军人物,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更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人。企业家普遍且有其独特的人文属性:一是与企业的规模和性质无关,二是与所有权无关,三是与人格特性无关,四是对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生产方法等具有乘数效应。

当前主流经济学中,有两种脱离企业家的增长理论。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从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另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从总需要变化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这两种经济学说都忽视了企业家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就是能产生乘数效应。企业家的乘数效应,往往表现为企业家投资与政府投资的效益差别,那就是相对于政府投资,企业家投资一般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企业家天生具有传统儒家的家国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广大民营企业家在“两个健康”的指引下,长惠万家主顾,足缴亿万税银,外打百年牌子,内和一片苍生,必将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

(作者景柱为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海马集团董事长)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