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祺


在豫中一个名为汝州的小城市里,一场规模盛大的非遗大集,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观赏体验的游客。在张张载满非遗盛作的展位之间,50岁的张自强正卖力地将手中棕叶编叠为凤凰模样,以期游客能在路过的瞬间捕捉到这份手艺的精妙,从而驻足欣赏。作为基层非遗人,张自强很珍视这样的舞台。

这一个个展台承载了基层非遗人对于“传承之责的坚守”,也寄托了他们对于“艺术之梦的热爱”。一旦离开了这些不定时举办的“大集”,他们的梦与热爱或许只能被尘封在阁楼里,所以他们必须抓住这一次次机会——被看见,被认可。

张自强在非遗大集现场

民俗学者马知遥认为,非遗传承保护的最大难点是,如何解决非遗传承人的生计问题。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按照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级别越高,保护程度越高,相应政府所提供的人才补贴也会更高。翻看多地县级非遗人才补贴政策,得到的结果大多数为“无”。

基层非遗人边缘化的身份,恰恰映照了他们的生活境遇。一边是热爱的梦想,一边是不容乐观的回报,“理想与面包”的抉择在基层非遗人的生活中时时上演......

十年逐梦之旅,终身传承之责

“这就是您家了吧”刚刚走到四楼,不同于对门规整的春联与桃符,一扇略带年代感的门上张贴着极为精美的剪纸团花,十分的抓人眼球,而这扇门的背后是基层非遗剪纸人姚秋霞的家,也是她的“梦工厂”。

在不及七十平方米的家里,目之所及皆为她梦想的图章。客厅的墙面上,挂着气势宏伟的书法剪纸《沁园春·雪》,还有镌刻精美的肖像剪纸《踏青》、通俗大方的传统剪纸《富贵牡丹》.....除此之外,让人不禁驻足留恋的还有姚秋霞在茶余饭后、灵感迸发之时所创作的“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没有名字,没有被精心呵护,甚至于被毫无章法地张贴在墙上,但它们却足够幸运被每一个到访者看到。

姚秋霞家中墙面上贴满了各种剪纸作品

而那些不幸运的,都被尘封在了角落。客厅旁的卧室里,姚秋霞的剪纸作品被一卷卷、一摞摞地叠放在一起,或在桌面上,或在衣柜顶。                 

姚秋霞站在凳子上,从柜顶取下一卷包裹严实的作品,她掸了掸灰尘,打开层层保护,一副近三米长、颇为大气的《宋窑遗韵》呈现眼前。剪纸内展现的是近千年前宋人精妙绝伦的汝瓷制作技艺,剪纸外表露出了河南人对于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

2015年,姚秋霞带《宋窑遗韵》前往河南鹤壁,参加了第二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一举拿下了金奖。据姚秋霞说,这幅作品她创作了一月有余,初衷是想用自己的方式雕刻家乡名片——“汝瓷”。

姚秋霞剪纸作品《宋窑遗韵》

近些日子,姚秋霞又开始了新的创作——“红楼十二金钗”系列作品。问及姚秋霞为什么想做这样的作品,她感慨到:“剪纸是我的寄托,我在创作时也在尝试解答生活中那些不如意之事。红楼里的十二位女性各有魅力,透过她们我看到了不同的人生和可能,所以我想把她们呈现在我的作品里,鼓励更多的人。”

“如果这些新的作品还是逃不过被尘封的宿命,你还会坚持吗?”

“我热爱剪纸,我想把它做成!我更想通过我的双手,把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2014年,46岁的姚秋霞被列为汝州市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而后十年里,姚秋霞总是冲在公益一线,因此,她还有一个被众人熟知的名头——“姚老师”。这些年,姚秋霞通过公益课程和“非遗进校园”项目,指导学生七八千人;系统教授徒弟几十余,其中6人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成功加入了“非遗人”的行列。

“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第三十一条——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的义务。

用脚步丈量热爱,用行动践行责任,这一段路姚秋霞已经走了十年。今后,她还要走一辈子。

手中执笔绘起梦,肩扛砖头担起家

芳菲四月,在家乡汝州市的“紫荆花旅游文化节”上,50岁的张自强在自己的“花鸟字”非遗小摊守了两天,只迎来了一位客人。张自强落寞地回想起了二十年前,人们为这一副“私人订制”的花鸟字围得水泄不通的光景。

张自强出身农村,得益于家中启蒙,才走上了花鸟字的艺术之路。为了精进手艺,张自强练就了独门绝活——宣纸花鸟字。

传统花鸟字通常采用海绵笔在油光纸上进行绘写,油光纸硬度高、表面光滑、防水,用海绵笔创作十分流畅;但是,宣纸轻薄柔软,又不如油光纸顺滑,因此如何选取合适的画笔,如何把握笔下力道,对创作者来说都是难题。

不知改良了多少支笔,写破了多少张纸,经过了一年的摸索,张自强终练得这门绝活。正是这门人无我有的绝活,使他在县城花鸟字手艺人中突出重围,于2020年成功申请了县级非遗。

提起自己的手艺,张自强眼底闪烁的光芒透出了他的热爱与信仰。但如今自己创作的精美作品只能静静躺在家中黑暗的角落里,不尽如人意的市场让张自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发觉纯靠手艺已无法维持一家六口的生计,所以,大多数时候,张自强不得不放下画笔,转而走向工地。在工地久了有了经验,又恰逢契机,张自强前往郑州建起了自己的装修队伍。不过好景不长,今年受上游市场的影响,张自强的生意很是难做。可日子还要继续下去,接不到活的时候,张自强就会去打零工,挣上个百十块钱。

关于热爱与生活的抉择,张自强说“养家糊口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爱好放在第二位,苦了自己也不能苦孩子”。

张自强宣纸花鸟字《百善孝为先》

把店铺开到了线上,“福禄”之路再焕生机

在葫芦上写字作画您见过吗?在汝州有这么一位葫芦哥,由着年轻时对于绘画艺术的热爱带领全家走上了“福禄”之路。

“烙笔生花”是葫芦哥和葫芦嫂的拿手本领,简单来说就是在色泽纯正、形态各异的风干葫芦上,用烙笔勾勒作画的一种极为精巧的传统技艺。

在葫芦行业从业十多年,葫芦嫂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与变迁。“我经常在直播间和全国各地的烙画、雕刻大师交流学习,前些年大师们有做不完的活,但是这两年行业十分不景气。到了今年,甚至有同行从下游市场转到上游市场,开始种葫芦、卖葫芦了,因为纯靠手艺已经无法养活全家了。”

当前,各行各业发展都在内卷,在葫芦工艺市场,“卷价格”也成了常规操作,低价葫芦工艺品的出现,首先压缩的就是“工艺成本”,而传统手艺人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价不抵工。

在葫芦哥工作室中,有一件高达四十多公分的异形山水烙画葫芦,大气磅礴,很是招人。在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上,如何给这个葫芦工艺品定价,葫芦夫妇一时莫言。但是回忆起往事,那件十四年前被客人出价2000元想要买走的烙画,搁置如今连1000块市场或许都难有了。

山水葫芦烙画

后来,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刮起了春风,葫芦夫妇的春天也跟着来了。他们报名参加了市政府举办的互联网培训,加之儿子读大学时有创业开网店的经历,一家人这才一拍即合把葫芦工艺品的市场推向了互联网,开起了自己的网店。

在艺术与现实的抉择中,葫芦夫妇很少再创作大件精美“工艺品”了,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更具市场化的“酒葫芦”制作。葫芦嫂称现在整个店铺的市场基本上都转为线上了,由儿子小李全权负责店铺的运营工作。通讯专业毕业的“葫芦娃”小李,在面对较好的就业前景,毅然决然的跟随父母投入到了葫芦工艺行业,他坦言到:“时间比较自由,挣的也比上班多”。

葫芦夫妇那些年所追逐的艺术梦,因为鲜少人问津,而被束之高阁。陈列柜上,那块非遗的招牌也被歪歪扭扭的葫芦们掩了七七八八。好在,葫芦哥和葫芦嫂还在和葫芦打交道,但好像一切都已和热爱的艺术没有了瓜葛。

葫芦工艺品与烙画非遗项目牌

非遗+新媒介,为梦再赋能

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非遗的弘扬与传承也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杨乘虎观察到“从2019年开始,短视频有了特别明显的转型,内容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赋能的特点,比如刺绣、剪纸、印染、皮影、竹编等非遗,借助短视频平台变成了网络传播的热词和热点。”

如今,国家非遗油纸伞的传承人余国伦,昆曲女演员蒋珂、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等,在短视频平台上记录非遗文化,收获了众多喜爱,新媒介让沉睡的非遗有了更多被看见的可能。

在汝瓷行业深耕40年的汝瓷非遗人姚瑞平,在面对全国陶瓷市场严峻的竞争现状之时,毅然决然开起了直播,把汝瓷的销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现在直播带货这么厉害,不会技术,不懂网络,自己就比别人落后一步,既然单打独斗不行,那就要主动谋求合作共赢。”

姚瑞平在直播间筹备选品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短视频直播拉动消费效应明显,七成以上用户因看短视频/直播购买商品。“非遗+新媒介”不仅传播了非遗文化,还使非遗人获得经济收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肯定激发了非遗人们的创作热情,更坚定了他们传承信心。

同样身为60后的非遗人姚秋霞,在面对新媒体的洪流之时,她明白“望而生怯、抗拒变革就只能被淹没于洪流,只有激流勇进才能走向突围”。

为了让非遗“活化石”焕发新活力,也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即使没有团队助力,姚秋霞也要自己跟上洪流。一部手机就是她全部的设备,没有炫酷转场,没有专业旁白字幕,有的只是便捷操作下的一镜到底。视频里,姚秋霞或是低头创作,或是安静的展示作品。对于姚秋霞来说,独自拍摄和完成上传是她主动拥抱技术迈出的第一步。

关于下一步的计划,姚秋霞也想要搭上“直播”的快车,让自己的作品被众人看见,被社会认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非遗+新媒介”也能为基层非遗人的艺术之梦插上腾飞的翅膀。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丰一飞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