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杰仁
见习生丨 李琳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绿茶餐厅“四战”港股,在近日引起了餐饮行业的广泛热议——经过两年时间的调整,绿茶餐厅带着一份营收、净利双双创新高的成绩单,向港交所投去了“简历”。
外界关注的核心是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在过去,绿茶餐厅以翻台率为主要竞争核心,创始人王勤松曾对外表示,绿茶餐厅的翻台率一天4次是下限,7次是上限。在他看来,4次是大众餐饮的一大门槛。但在最新的招股书中,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却没有达到“大众餐饮的门槛”。
翻台率下滑,业绩却表现亮眼,绿茶餐厅是如何做到的?第四次冲刺IPO,绿茶餐厅面临的主要挑战又有哪些?通过其披露招股书和业务布局,或能窥见答案。
“四战”港交所
时隔两年,绿茶餐厅重启港交所IPO,这也是绿茶餐厅第四次征战港股。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3月、10月和2022年4月,绿茶餐厅曾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三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绿茶餐厅前三次IPO,数据表现并不理想。而与过去不同的是,绿茶餐厅此次发布的招股书,各项数据都颇为亮眼。
业绩情况方面,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绿茶餐厅营收分别实现22.93亿元、23.75亿元和35.89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3.03亿元。其中,2023年绿茶餐厅营收、净利双双创下6年来新高。
门店规模方面,2023年,新开89家门店至360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44%。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共有382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餐厅曾仰仗的翻台率表现却并不突出。结合过往招股书,2018-2023年,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分别为3.84次/天、3.34次/天、2.62次/天、3.23次/天、3.81次/天和3.30次/天。这一数据,未达到王勤松所说的下限。
王勤松曾对外表示,“别的餐饮企业可能是餐厅坐满客人就赚钱,但绿茶满客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我们是在用近乎于成本的低价格,换取客流,所以像我们这样的餐厅必须重视翻台率。”
翻台率反映餐厅的受欢迎程度,是衡量餐厅增长空间的重要指标之一。下滑的背后,影响的可能是整个餐厅的盈利能力和顾客满意度。客单价2023年较2022年也有所下滑,2021年- 2023年,绿茶餐厅的客单价分别为60.5元、62.9元和61.8元。
创新高的营收、净利润表明绿茶餐厅在市场上依然具有竞争力。但下滑的翻台率、客单价与创新高的营收、净利润之间似乎是矛盾的,让人不禁疑惑,绿茶餐厅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可能在于绿茶餐厅的“降本增效”中。
根据招股书,最近3年,绿茶餐厅原材料及耗材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分别为36.9%、36.3%及33.6%。而这要归功于其此前建立的直采中心。
此外,开店成本也在下降。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开设每家餐厅的资本开支和经营开支从平均320万-370万,调整为240万-370万。可见,通过优化管理与供应链建设,让绿茶餐厅有了“四战”IPO的底气。
尚能饭否?
灼识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计算,绿茶餐厅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2023年绿茶餐厅占据0.7%的市场份额,较2020年的0.5%有所提升,行业前三分别为西贝筱面村、小菜园和太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1%、0.9%和0.9%。
实际上,餐饮行业向来是竞争激烈的行业。绿茶餐厅翻台率和客单价的波动,也显示出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这种情况下,绿茶餐厅应对方法是扩大规模。绿茶餐厅在2021年至2023年间的餐厅总数复合年增长率为23.5%,2023年开设了89家新餐厅,显示出快速扩张的能力。
绿茶餐厅募集资金的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于扩张餐厅网络。据了解,2024年,绿茶餐厅计划新开设112家,然而,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新增22家餐厅,仅完成新增门店计划的20%左右。
未来,绿茶餐厅计划在2024年至2027年期间每年开设112至213家新餐厅,其中大部分位于三线城市,这也表明了绿茶餐厅对未来有着积极的预期,以及在三四线市场扩张的野心。
在菜品创新上,绿茶餐厅遭受了一定质疑。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绿茶餐厅分别推出了178道、172道和168道新菜品。但截至目前,大众点评上绿茶餐厅的热销菜品,依然是十几年前的初期菜品。
与其他餐饮品牌不同的是,绿茶餐厅目前仍坚持主品牌运营,而不少餐厅都选择了开发子品牌。如海底捞的嗨捞火锅;呷哺呷哺的呷煮呷烫、趁烧等;还有九毛九集团旗下的太二酸菜鱼、赏鲜悦木牛肉火锅。绿茶餐厅的单品牌模式,或将迎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最为让外界关注的是,2023年绿茶餐厅进行了一笔3.5亿元的分红,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通过多个主体控制了公司65.8%的股份,因此,分红的大部分流向了他俩的口袋。
实际上,在扩张和市场竞争激励的背景下,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上市前大规模分红成为绿茶餐厅备受争议的一点。
餐饮业的资本战事
鳌头财经注意到,在近期的两三年中,餐饮行业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众多餐饮品牌纷纷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注入。小菜园品牌在2023年的3月和12月分别完成了两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了5亿元人民币。进入2024年,梦想餐饮品牌、牛肉饭连锁品牌“牛大吉”以及拌饭连锁品牌“米悦朝鲜族拌饭”均成功获得了5000万元、8200万元和数百万元的融资。
如果聚焦到细分的面馆市场,可以看到,2021年,该领域发生了13起融资事件,涉及的总金额超过14亿元人民币。品牌如陈香贵、张拉拉、马记永等借助这些资金开启了快速扩张之旅。
即便是曾经坚持不上市的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市场变化后,也表达了对资本市场的新看法。他表示,公司现在决定进行融资,并计划进入资本市场,以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
尽管餐饮企业对资本市场充满期待,但它们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例如,老乡鸡和老娘舅在2023年8月和11月分别撤回了A股市场的上市申请。此外,捞王、七欣天、杨国福、乡村基等多家餐饮企业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上市招股书也面临失效。
众多餐饮企业一系列的融资和上市尝试表明,尽管餐饮行业在资本市场上有着活跃的表现,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不确定性。显而易见,绿茶餐厅在追求增长的同时,也要准备好应对市场的各种考验。
鳌头财经
鳌头财经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