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旧址

大公报旧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169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英敛之(1866—1926),出生于北京,满洲正红旗人,是《大公报》创办者。《大公报》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由英敛之创办并兼任总经理和编撰工作,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

英敛之自幼家贫,他从小喜欢习武,后来弃武从文,通过刻苦自学而博览群书,并稍通法文。

英敛之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促使他开始评论国事。他在澳门《新知报》上发表文章,对戊戌变法遭到失败“深感郁结,心不能已”,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6月17日,《大公报》正式创刊,英敛之为创刊号作序,指出报纸的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而报纸取“大公”一名,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办报要秉持“大公”。

《大公报》

《大公报》刚问世就一炮打响,创刊当天发行3800份,3个月后发行量达5000份,人们争相购阅,一举成为华北地区最为引人注目的报纸。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英敛之发起,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新闻团体——“天津报馆俱乐部”。他联合几个新闻界人士,在《大公报》发表《告天津各大报主笔书》,倡议成立“天津报馆俱乐部”。随后,他又主持召开协作会议,有10家报纸的20余位代表出席,正式成立“天津报馆俱乐部”,成为“研究报务,交换知识”的场所。

《大公报》重视言论的发表,力图以“文章救国”,以“敢言”著称。报纸每天都刊发评论之类的文章,敢于揭露封建顽固派的弊政,也敢于顶撞朝廷权贵、地方大员,因而赢得不少读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英敛之名义上仍负责《大公报》的工作,实际上已退居北京香山静宜园,以主要精力创办女学、辅仁社等慈善教育事业,后来又创办辅仁大学。

英敛之于1926年去世,享年60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紧逼,《大公报》积极主张抗日、宣传抗日。1935年5月,著名记者范长江开始了西北之行。他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深入西北地区采访,历时11个月,写下大量通讯,真实地纪录了人民生活的困苦,并公开地报道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通讯陆续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这些通讯汇编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又一时风行全国。

这时候,《大公报》为了应对时局变化,开始筹备南方各版。1936年4月10日,《大公报》上海版出版发行。

大公报旧址原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公报》天津版和上海版先后停刊。《大公报》同仁分赴各地办报,相继创办重庆版、香港版等一些地方版,其中最重要的重庆版于1938年12月1日创刊后,销量最高达10万份,在坚持抗战、鼓舞民心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公报》天津版和上海版于1945年复刊,香港版在一度停刊后于1948年复刊,重庆版继续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公报》上海版、重庆版先后停刊,天津版改为《进步时报》。不久,《大公报》又恢复原名,由天津迁到北京出版,主要报道财经和国际新闻,于1966年9月10日停刊。

《大公报》香港版,至今仍在继续出版发行。

《大公报》被誉为中国报纸的一块百年“金字招牌”。出自于《大公报》的蜚声海内外的著名记者,可谓比比皆是,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徐铸成、费彝民、范长江、萧乾等,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公报旧址,在天津有3处,其中1902年创刊时所在地和印刷厂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1906年所建位于和平路169号的一座日式3层楼房,目前保存完好。

作者:贾长华

来源:“老贾笔谭”头条号

编辑:苗润佳

统筹:李丽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