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栾川县概况

栾川因传说远古时期鸾鸟群栖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栾川县总面积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现辖15个乡镇(重渡沟管委会)、213个行政村(居委会),2022年常住人口31.94万人,城镇化率61.77%。
栾川县位于豫西多金属成矿带的中心区域,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多金属矿集区,也是全国16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中国钼都”闻名国内外。境内分布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和水汽矿产四大类,共5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9种,各类矿产地251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产地35处,优势资源可归纳为钼、钨、铅、锌、金、银、铁、萤石等。其中,钼金属储量206万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006年3月被中华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钼都”称号。

二、 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从GDP总量来看,栾川县GDP呈现波动增加,2022年为303.7亿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由2008年的第32位下降到2014年的第80位,随后有所上升,2022年为第52位。GDP占比来看,2008年GDP占全市比重最高为7.0%, 2022年为5.4%。从GDP增速来看,2008-2022年间,栾川县GDP增速多年份高于洛阳市和河南省GDP增速,2022年栾川县GDP增速为5.0%(见表1)。

从人均GDP来看,栾川县人均GDP占省市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占洛阳市的比重由2008年的133.1%下降到2014年的82.1%后提高至2022年的118.5%,占河南省的比重由2008年的212.1%下降到2014年的112.8%后提高2022年的153.1%。2022年栾川县人均GDP为95076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见表2)。

三、 分产业经济运行分析

(1)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

产业布局:“212”现代产业体系,钨钼新材料和旅游两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一个新兴产业、健康养老和高效农业两大特色产业。

钨钼新材料方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重点围绕钨钼精深加工、非金属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尾矿综合回收,鼓励引进尾矿综合利用、智能化车间提升建设、新技术运用等钨钼产业延链补链项目,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2)产业结构分析

栾川三次产业结构整体来讲,一产和二产占比不断下降,三产占比不断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5.0:54.1:40.9(见图1)。

(3)工业发展情况分析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来看,2008-2022年间,栾川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呈现波动下降,2011年达到最大值120.2亿元,随后开始下降,自2018年开始有所上升,2022年为59.9亿元,占洛阳市的3.1%。

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除2013年之外,栾川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增速为10.0%,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3位。

规上企业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113家,随后数量开始减少,2022年为49家(见表3)。

4)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再看服务业,2022年栾川县服务业增加值为124.2亿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由2008年的第91位提升至2022年的第54位。

栾川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三产增加值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2.3%升至2022年的4.2%。从增速看,栾川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多年分不及全市及全省水平。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0.7%,分别低于全市和全省1.9和1.3个百分点,低于栾川县GDP增速4.3个百分点,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80位(见表4)。

栾川旅游资源按国家制定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大类31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栾川有8大类26个亚类84种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100%、83.9%和54.2%。

栾川境内拥有老君山、鸡冠洞两个5A级景区,拥有龙峪湾、重渡沟、养子沟、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等8个国家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十余个非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了老君山山水游,龙峪湾森林游,鸡冠洞溶洞游,重渡沟农家游,养子沟休闲游,九龙山温泉游,伏牛山滑雪游、抱犊寨红色游组成的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特色各异的全域旅游格局。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先后荣膺“世界十大乡村度假胜地” “国际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2016百佳深呼吸小城”。2012年,以“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全民共享旅游成果”为内涵的全景栾川正式提出,“旅游引领、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全景栾川”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再次引起业界强烈反响,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域旅游发展五种模式之一。

2022年,栾川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362万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31.9%(见表5)。

5)重点企业分析

栾川县主要龙头企业有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栾川龙宇钼业有限公司、洛阳丰瑞氟业有限公司、洛阳鑫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豫鹭公司、金鼎矿业等(见表 6)。

四、 财政收支分析

从财政收入来看,栾川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08年的17.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6.4亿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7位。从税收占比来看,栾川县税收占比大多数年份超过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栾川县税收完成1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8%,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4%。从财政支出来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008年的14.7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2.4亿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由2008年的第1位下降至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由2008年的第9位下降至第85位(见表7)。

从人均财力来看,栾川县人均财政收入一直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人均财政支出自2018年开始低于省市平均水平。栾川县人均财政收入由2008年的5217元增加到2022年的8172元,占全市的145.3%,占全省的181.9%,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位。栾川县人均财政支出由2008年的4319元增加到2022年的10151元,占全市的114.1%,占全省的90.2%,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3位。从财政自给率来看,栾川县财政自给率一直高于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栾川县财政自给率为80.5%,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位(见表8)。

五、 金融业发展分析

2008-2022年间,栾川县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款余额总量逐年增加,存款年末余额大于贷款年末余额。2022年,存款为252.8亿元,占洛阳市的比重由2008年的6.1%下降到2022年3.4%,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82位;贷款为181.8亿元,占洛阳市的2.9%,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50位。从存贷比来看,2022年存贷比为71.9%,比2008年高56.9个百分点,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2位。从省市对比来看,栾川县存贷比一直低于洛阳市和河南省存贷比,2022年,低于洛阳市13.2个百分点,低于河南省9.7个百分点(见表9)。

从人均存贷款余额来看,2008-2022年间,栾川县人均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人均存款余额大于人均贷款余额。但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2022年,人均存款余额为79151元,占洛阳市和河南省平均水平的76.1%和80.9%,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15位;人均贷款余额为56921元,占洛阳市和河南省平均水平的64.3%和71.3%,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见表10)。

六、 居民收入分析

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7-2022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洛阳市和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但增速均超过洛阳市水平。2022年栾川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43元,占洛阳市和河南省平均水平的85.6%和95.8%,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3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31位(见表11)。

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栾川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于洛阳市平均水平,自2019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河南省平均水平。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413元,为洛阳市的90.3%、河南省的102.4%,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64元,为洛阳市的83.4%、河南省的81.6%,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4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89位。

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城乡收入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3.1下降到2022年的2.6,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6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99位,说明栾川县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见表12)。

七、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9-2022年间,栾川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9亿元,占洛阳市的比重由4.6%上升到8.0%。从增速来看,栾川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多数年份超过洛阳市和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2年,增速为10.8%,分别高于洛阳市和河南省8.4和4.1个百分点(见表13)。

按投资分类来看,栾川县房地产投资在2014和2021年大幅上升。2022年为25.6亿元,同比下降21.6%,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5.7%。2022年,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2.2%,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4%,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7%(见表14)。

八、 社会消费分析

栾川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迅速,受疫情影响2020年出现下滑,2022年反弹至115.3亿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5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44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在2008-2016年间逐年提高,随后开始波动下降,2022年为38.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社消零的比重呈现波动下降,2022年占比为62.4%。住宿和餐饮业占社消零的比重由18.8%提高至37.6%。

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来看,栾川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且自2020年开始超过洛阳市平均水平。2022年栾川县人均社消零为36096元,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2位(见表15)。

九、 人口规模分析

栾川县常住人口在2008-2019年间不断增加,且这几年间呈现人口净流入。2020年开始,常住人口有所减少,人口呈现外流趋势,人口外流率为3.3%。2022年常住人口为31.9万人,占洛阳市常住人口比重为4.5%,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94位。城镇化率在2020年快速提升,由2013年的41.4%提高至2022年的61.8%,在洛阳市下辖7个县(市)中排名第1位,在河南省下辖102个县(市)中排名第7位,但仍低于洛阳市平均水平(见表16)。

2019年,栾川县就业人员数大幅下降,为25.19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占比为23:77(见表17)。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到,栾川县0-14岁人口占比高于洛阳市但低于河南省,15-59岁人口占比高于省市,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低于省市,占比分别为21.63%、61.17%、17.20%和11.79%。从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栾川县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与省市平均水平相差较大,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全省的82.8%、占洛阳市的72.9%(见表18)。

十、 公共服务分析

教育情况,2022年栾川县有小学41所,在校生30007人,专任教师1456人,生师比20.6:1。初中17所,在校生15427人,专任教师1223人,生师比12.6:1。

医疗卫生方面,栾川县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呈现逐年递增,2022年分别为7.2和7.6(见表19)。

十一、 县域发展战略分析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生态立县、创新活县、旅游富县、产业强县”战略,坚定走好“2341”发展路径。

“2341”发展路径,即加快2个转变、聚焦3个目标、聚力4个突破、强化1个保障。2个转变:加快向科技新兴产业升级转变、加快向打造文旅文创支柱产业转变,3个目标: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区、打造全域旅居康养示范区、打造工矿业转型升级发展区,4个突破:规模总量新突破、创新驱动新突破、乡村振兴新突破、产业升级新突破,1个保障:以从严管党治党 锻造能力作风为保障。

十二、 综述

综上所述,栾川县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综合实力较强,人均GDP、财政收支、财政自给率、人均财力、人均存款和人均社销零在全省县市中排名靠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投资和消费均处在中等偏上位次;三产就业机构趋向合理,城镇化率大幅提升;教育和医疗资源有待提高。

发展面临的问题:1.工业经济结构过于集中,多元发展仍需努力。产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现有49家工业规上企业中多半是以钨、钼采选及加工冶炼为主。工业经济结构极易受到钨钼市场的影响,同时,还存在着矿山采空区日益增多、生产条件更加复杂、原矿运输路程远成本高、矿石品位日趋下降等现实问题。

2.旅游发展层次较低,提质升级势在必行。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栾川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和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但是辐射带动能力远远不够,旅游发展层次还比较低。特别是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周边县区不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市场营造方面都有后来居上之势。

对策及建议1.在推动工业经济上提质增效。围绕技术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瞄准钨钼新材料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壮大产业,加快项目培育和推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2.在全域旅游服务发展上提质增效。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突出抓好旅游产业集聚整合、转型发展。特别在建设旅游品质项目、塑造旅游核心品牌、营造一流环境上提质增效。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深度挖掘整合历史文化和山水生态资源,推进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环境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成果全民共享。

撰稿人:李甜;耿明斋、周立、王永苏、李燕燕、屈桂林、张国骁、徐涛、赵岩、张兆源等参与讨论。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