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关于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强劲新动能”的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关部署,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郑州市国资委推出【加快改革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展现郑州国资国企扛起使命担当,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转型突破的有力举措,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首先,推出郑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曹东锋署名文章《向“新”奋进 以“质”致远 全力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标杆》。

向“新”奋进 以“质”致远

全力打造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标杆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曹东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4月28日在湖南株洲召开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明确了下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点;部分省市国资委和央国企的交流发言,为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借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劲动能。作为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资国企,要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在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中争先进位,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抢抓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围绕郑州“十大战略”“十大建设”部署,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国资国企转型突破步伐,增强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聚焦科技创新,

把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要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开展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专项行动,构建“技术攻关+创新平台+产业链协同+行业标准”的全要素发展路线图;组建郑州科创集团,打造科创投资与培育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绘制重点产业链系列图谱,开展投资孵化、促进产业落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打造国有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支持国有企业牵头或参与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级,承担更高层次的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

要建立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健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优化科技创新考核评价,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的,分别按2倍、1.5倍视同利润加回;加大战新产业“卡脖子”技术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对重大“卡脖子”攻关开展长周期考核,试点中长期激励;发挥数智集团“科改企业”带头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

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完善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支持国有企业规范利用各类金融手段,促进成果转化,落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政策;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筹建人才发展研究院,与科研院所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打造跨区域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聚焦产业转型,

做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过程。

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实施战新产业提升行动,组建郑州产业投资集团,通过“产业母基金+产业直投基金”运作,持续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新材料、超硬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数字创意等战新产业投资力度;支持公用集团加快充换电、加氢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充电设施在居民区、公共场所、公路沿线等布局;支持数智集团推动“经典+量子”超融合计算,与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超算系统协同发展,在交通、农业、气象等领域发挥强大算力支撑作用;支持国投集团加快布局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构建生命健康产业下游应用场景和服务。

要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培育计划,支持投资集团、国投集团投资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地铁集团发起组建新型轨道交通产业联盟,引入链上头部企业,构建协同发展生态,打造轨道全产业链;支持粮食集团打造成为一流的智慧粮储、绿色粮储、节能粮储企业,扛稳保障粮食安全重任。

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煤炭、工业、建筑施工、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持郑煤集团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转型升级,推动数字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装备数字化智能化;鼓励文旅集团、公用集团、城发集团、地铁集团等市管企业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聚焦资本配置,

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活水”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关键路径是国有资本提高配置效率,推动国有资本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要深化重组整合。开展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持续深化市管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构建“一业一企一强”格局,推动市管企业普遍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格局;组建检验检测公司,着力构建专业分类清晰、平台资源共享的检验检测市场化服务体系;组建农业科技公司,探索“院地共建平台+实体化运营”合作模式,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主业管理。突出主业、聚焦实业,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责主业,推动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市管企业原则上主业不超过3个,培育业务不超过2个,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将纳入培育业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同主业管理。

要强化资本运作。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加强与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其他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股权合作、供应链合作和项目合作,促进国有资本跨区域跨层级协同优化;建立“两非”“两资”识别预警长效机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工具箱”作用,加大处置出清力度。

聚焦治理现代,

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

国有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必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

要着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开展董事会评价、董事长年度述职及问询;加快建立跨行业、跨区域、多元化的外部董事人才库,落实外部董事管理办法,推动符合条件的市管企业外部董事实现全覆盖;开展“压减”治理行动,精准压缩管理层级,将市管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三级以内。

要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持续提升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工作质量,强化契约目标的科学性、挑战性和契约的刚性考核、兑现;完善选聘经理层成员程序,规范激励和约束机制,持续深化中层管理人员竞聘制、任期制、岗薪制和末位淘汰制“四制”改革;在市管企业集团总部探索开展定机构、定职数、定员额、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六定”改革。

要健全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根据市管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审核确定企业负责人薪酬标准和企业工资总额,实现业绩增、薪酬增,业绩降、薪酬降,充分发挥考核、薪酬的激励约束作用;落实市管企业创新激励系列政策,强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选取1—2家符合条件的市管企业,积极探索试点开展中长期激励,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