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系中国传统廿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廿四节气依据斗转星移而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乙位的时候,就是清明。故《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阳光明媚、气象晴朗、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日子里,清明又是与上巳节(三月初三)、中元节(七月十五日)、寒衣节(十月初一)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鬼节。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最初的清明节并没有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习俗,而真正的鬼节则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或前两天的寒食节。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禁火,吃凉食。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大夫介子推而设立。晋献公时,骊姬之乱而使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介子推为了辅佐他而一路追随。

后来,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推翻了献怀公的统治,自立称君,是为晋文公。介子推激流勇退,带着母亲隐居于绵山(今山西介体山)之中。晋文公为了寻找介子推,就命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可是介子推矢志不渝,坚不出山,最终与母亲抱树而死。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将这一天设为寒食日,禁止民众在这一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春秋晚期,人们开始将墓穴封土为丘,并种上树木作为标志,祭祖也从宗庙改到了墓地。因此,寒食节慢慢就演化为了祭坟扫墓的风俗。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离京千里,到了寒食节,也要还乡祭扫墓地。

此时寒食节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大概只流行于山西晋国旧地。东汉时期,隶属并州管辖的太原、上党等四郡为了纪念介子推,在寒食节那个月,整月不生火,只吃冷食。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东汉顺帝时,周举出任并州刺史,以“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为由,将寒食一月改为寒食三日。周举虽然用行政手段改变了寒食节习俗,但是他对介子推非常敬慕,曾“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

东汉末年,曹操占领了并州地区,指出“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遂取消了寒食节吃冷食的习俗,不过,仍然保留了寒食节祭坟扫墓的习俗。

清明节何时衍生了祭坟扫墓的习俗,没有确切的时间,一般都认为不会早于唐代。据《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记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湖广志书·福州府》记载:“墓祭,士庶不令庙祭,宜许上墓,自唐明皇始。”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则生动地说明了在晚唐时期,清明祭坟扫墓已经成为了民间常态。

清明时节,时值仲春,天气不冷不热,花明柳媚,是人们出门游玩的好日子。杜甫在《清明》一诗写道:“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生动地记载了清明时节,长沙民众倾巢而出,游春访胜的情景。而北宋词人苏轼在《寒食未明至湖上》写道的“城头月落尚啼乌,朱舰红船早满湖”则描绘了清明节那天,天还没有亮,游西湖的船已经满湖都是了。

我们再回到晋文公火烧绵山,逼介子推出山的典故。据传,晋文公在第二年寒食节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的时候,发现介子推烧死前背靠的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此柳树为“清明柳”。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民间也插柳和戴柳的习俗。

原创:旅行者说文史(周玉庆)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