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讲】
pán xī yī yǐn zuǒ shí ā héng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字形的演变及基本字义
“磻”,本义是:河水名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磻溪,水名也。“磻”是多音字,读pán的时候,是指磻溪河,属于渭水流域,在我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读bō的时候,意为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在文中就指磻溪河。
“溪”,本义是: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泛指河流。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山渎无所通者。
“磻溪” 在文中代表姜太公, 有一句有名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为何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钓鱼?真是说来话长。姜太公本名是姜尚,字子牙,他的祖先曾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就以地为姓,又叫吕尚。姜太公原来在商朝为官,但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要推翻他,姜尚受师傅之命去帮助文王,问题来了,姜子牙已经87岁,年迈垂暮,与文王又没有什么交情,人离得又远,很难获得文王的赏识。他就一路西行,来到西周所在地。有一天,他预测到周文王会路过磻溪河,于是就来到陕西岐山脚下的磻溪河边,坐在磻石上开始钓鱼。他钓鱼的方法与别人不同,用直钩,不用带倒刺的弯钩已经是特例了,居然还不用鱼饵,鱼钩还悬空在水面上三寸。周文王确实不是一般的君王,他精通易理,演绎《周易》。我们现有所看到的《周易》版本是周文王修订及孔子补充的。一天,文王要出去狩猎,他先占ト了一卦,结果显示:这次打猎不会有收获,反而会遇到高人!后来果然在磻溪见到了钓鱼的姜子牙,文王见到他这样还能钓到鱼,就主动问他如何钓到鱼,他说:“愿者上钩。”文王发现此人是可用之才。两人相见恨晚,交谈中周文王发现他确实满腹经纶,是个治国的天才,当时周文王非常高兴,说他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高人帮助周国振兴,他的祖先太公盼望这样的高人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姜子牙为“太公望”,封为国师。后来人们就叫他为“姜太公”。
姜太公上任之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治国方针,“修德以倾商政”,内文明而外柔顺,先后有40多个国家归顺了周。后来协助周文王三公天下而得其二。周文王死后,周武王继位,姜太公与周公一起辅佐武王讨伐纣王,当时周武王在平定商纣王之前起了一卦,说大雨磅砣不利于打仗。姜太公说大义之事不拘于预测,大雨反倒预示着商纣王暴虐,是敌方不利,更是我们进攻的大好时机,武王相信姜太公,果然大获全胜,商朝被灭。把商朝打败之后,周武王也采纳了姜太公的建议,为商朝的忠臣添土上坟,在风水宝地洛阳建设城池,安排商朝的后裔住下来,姜太公还建议武王把纣王的钱和粮食散发给平民百姓,释放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深得殷商人民的爱戴,从而国泰民安。如果不是姜太公以德取胜,真的很难取得如此成功。姜太公作为周朝的功臣,得以封侯,掌管齐国,他到了齐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发展史上代代相传,百姓富强,国家繁荣昌盛,确立了齐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姜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们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还用不少神话故事歌颂他。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爱天下所有神的神。太公神奇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虽然不合历史的真实,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伊”,本义是:主管官员、治理者。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后假借为“那”,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就是那人。
“尹”,本义是:手执权杖,管理事务。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治也。说到“尹”,就会想到老子的弟子尹喜,尹喜本是看守函谷关的关长。当年尹喜见到了老子,有幸得到了老子传授的《道德经》,尹喜如获至宝,一路朝东南跑了几百里,找到了武当山设立道场,远离了当时的政治权力中心西安。尹喜也不是普通人,他能够寻找到呈龟蛇玄武神象的武当山,从现在的航拍图看,武当山就是龟蛇象,山上的金顶像乌龟,环山道路像蛇。所以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自有其自然及历史渊源。
“伊尹”是中国商朝初年著名的宰相,约公元前1600年,他辅助商汤王灭了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任宰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商朝国力迅速强盛起来。伊尹本是个厨师,为什么厨师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要从伊尹的身世说起。伊尹本是一个孤儿,一出生就被扔在伊水旁边,有莘氏的家人在伊水河边发现了他,把他抱回去由家里的厨师收养,并以伊水为姓给他取名,姓伊,名尹。
伊尹从小就由厨师照顾,整天待在厨房里,没事就学习厨艺。因为他的厨艺非凡,厨艺好到什么程度?他是中原菜系的创始人,成了厨子的祖师爷,厨师祭拜祖师拜的就是这位大人物。伊尹还是中医煎汤药的祖师爷,据说放中药的砂锅就是伊尹传下来的。伊尹从小融颖慧、勤学上进,在炒菜中悟到了治国的大道,既作为主子的厨师,又作贵族子弟的“师仆”,由于他研究三皇五帝的施政之道而远近圆名,以至于商汤王三番五次以玉、帛、马、皮为礼前往聘请。现今河南嵩县有座小山,世传就是商汤聘请伊尹的三聘台。由于三聘不成,商汤只好娶有莘王的女儿为妃,伊尹便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了汤王身边。商汤王拜伊尹为阿衡,相当于宰相。伊尹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他说,作为国王,要始终如一地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主张尊贤、用贤。伊尹为商朝的强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
“佐”,本义是:辅助、帮助。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助也。古人以右为尊,以左为卑。“佐”常用于以下对上,以弱对强的帮助。而“佑”是以上帮下,以强帮弱。绝大部分人是以右手为主,左手帮辅。
“时”,本义是:季度,季节。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四时也。
“佐时”在这里指辅佐君王执政的那个时候、那个阶段
“阿”,本义是:大的山陵、土山。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大陵也。“阿”是多音字,读ā的时候,指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如阿爷、阿妈。读ē的时候,有迎合、偏祖之意,如阿附、阿谀奉承。另外也指凹曲处,如山阿。
“衡”,本义是:绑在牛角上的横木。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牛触,横大木其角。衡也有秤的意思。
“阿衡”在这里是一种官职,在商代时期,“阿衡”相当于宰相。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是说周文王在磻溪遇到了姜尚,尊他为“太公望”,辅助周朝灭了商。伊尹辅佐时政,商汤王封他为“阿衡”,为商朝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姜尚年迈垂暮,仍抱定大志,创造机遇,辅助周王,开启了齐国天下,成就了一生伟业。伊尹是奴隶出生,被人收养,却心怀大志,勤学上进,终得辅佐商汤王,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有名的贤相。无论是姜尚还是伊尹,半生寒微,漂游不定,但他们都能够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最终遇到明主,辅佐君王修德振武,终成人生之大成,被世人所崇。由此观之,我辈无论学识还是眼界,都无法与圣贤相比拟,可又有谁愿意修身尚德,隐忍待机图就一生大业呢?不要再为一时之名利而被日常恩怨所羁绊了!
《千字文正讲》
《千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独特的地位,被公认为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儿童启蒙识字读物,也是成人进德修业的必读之书。本书原文采用由南北朝时期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的有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精思巧构,音韵谐美,通篇以儒学伦理为纲,字里行间无不蕴含天地之道与为人处事之理。本书作者精通中国古典,讲解生动形象,文字简洁,很有可读性,无疑将推动国学的传播与普及。
齐济
齐济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