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妇女解放要晚于西方资本社会,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为了让天下的妇女免受死守习俗的虚名所束缚,下旨停旌表烈妇之例,鼓励丧偶的妇女再嫁。就在同一时期,英国的大批妇女开始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成为了纺织车间的主力军。

十九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让腐朽的清王朝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但同时,鸦片战争也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的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尤其是女权思想,受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和启示,许多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把“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观念带回到了中国,在救国救民的险途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她”字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她”字是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等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造的。

其实不然!“她”在古代读[jiě],与“姊”字同意,都是“姐”字的书面语。明朝诗人俞彦的《浣溪沙·拟古》曾有诗句云:宝篆印销金粉她,镜台尘满玉花踪。 此的“她”字,即“姐”的意思。

“她”字,音[tā]的出现,源于外语翻译的需求。我们都知道,在英文里,男性的[tā]用“he”表示,女性的[tā]而用“she”表示,而在中文里,没有专属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而是统一由“他”字代称。

1822年,罗伯特·马礼逊在翻译《圣经》的时候,为了区别男性[tā]和女性[tā],就将文中男性的第三人称[tā],翻译为“他男”;而将女性的第三人称[tā],翻译为“他女”。这种方法,虽然对男性[tā]和女性[tā]作了很明显的区分,但是跟我们的听读习惯非常不符,因此,“他男”和“他女”很快就被抛弃了。

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北洋政府时期,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涌入中国,人们不得不再次面对女性人称代词的翻译问题。刘半农提出,可以再找一个新字来作为女性第三人称的代词。由于,已经存在了单人旁的“他”字,于是就找到了女字旁的“她”字,并将读音定为[tā]。

但是,著名学者钱玄同则认为,中国古代的“伊”字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同时,“伊”字在古代亦作“他”字使用。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曾写道: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

1919年5月,受“五四运动”思想的影响,白话诗人康白情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北京学生界男女交际的先声》,文中两次使用了女字旁的“她”。由于这篇文章主张男女平等,具有一定的女性解放思想,因此,文中出现的“她”字也就贴上了女性解放的标签。

至此,“她”字开始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中,成为了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标志。

英雌

“英雌”对应的是“英雄”。

1903年,留日湖北学生办的《湖北学生界》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称:世世儒者,赞诵历史之人物,曰大丈夫,而不曰大女子;曰英雄,而不曰英雌。鼠目寸光,成败论人,实我历史之污点也。作者署名:楚北英雌。作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称赞“英雄”、“大丈夫”,从来没人说“英雌”、“大女子”。她自命为“英雌”,就是想把历史的污点清除掉。

这篇文章的作者楚北英雌,应为一名女性,据说是《湖北学生界》编辑、留学生王芳的夫人王莲。她的作法,也深刻地反映了在新旧思想碰撞下,中国新女性渴望追求解放的进步历程和新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

因此,“英雌”一词,曾在晚清流行一时。比如,秋瑾的《精卫石》第一回目就是:觉天炯炯英雌齐下白云乡。柳亚子也曾写下了“良妻贤母真龌龊,英雌女杰勤揣摩”的诗句。

不管是女性“她”字的出现,还是“英雌”一词的出现,都是女性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社会对女性社会地位认可和尊重的具体表现。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