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河南高中进行的是文理分科模式,高考也走的是“3+3”的传统路数,即“语数外”+文/理综。所以学校普遍会将学生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两个班型。
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取消传统文理后,选科模式的可能性可以多达12种。新高考时代的来临,12种选科组合,学校该如何实行?
郑州市热门三批次高中郑州优胜实验中学名师,针对新高考选科给出锦囊妙计供学生家长参考。
01、新高考模式解读
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合理确定选考科目。
在最终的成绩呈现时,由于学生将分为物理类和历史类进行录取,因而语数外和首选科目都将以原始分呈现——卷面是多少分,成绩单上就是多少分。而由于同时要竞争一个录取名额的两位考试的再选科目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对再选科目进行分数转换,依照学生的科目内排名情况,科学地将不同选科组合的学生赋予能够进行对比的分数,然后再进行择优录取。
02、选科时常见的误区
取消传统文理后,选科模式的可能性可以多达12种,这一改革,在提供了更高的自由选择权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和家长对科目选择投入更多的研究——因为不同的专业对学生在高考中必须选择的科目有不同的限制。学生和家长需要认真讨论决定如何进行科目组合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学生和家长往往会产生几个误区:
01、我哪个学科学得好,就应该选择这些学科
很多刚听说高考选科改革的学生都会认为这彻底解决了自己的偏科问题,从此哪个选考科目不够擅长,就可以果断不进行选择,可以尽情地扬长避短。这种认识是存在问题的,虽然学科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大部分学科也具有交叉性,但高中生对学科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浅薄,很多学科进入到大学后又会展露一副新的面孔,高中生的能力发展也还没有定型,因此在发展的早期太急于舍弃一些学科的发展机会,是比较可惜的。
同时,很多学科组合后,无法被心仪的专业录取。在教育部引发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中,明确指出工学中的计算机类,必须对选考物理和化学进行要求,若有一位同学立志想成为一名计算机类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但由于不擅长化学,选择了自己较为擅长的物理、生物和地理学科作为考试科目,他将无法报考计算机系。
因此,不能浅显地将新高考看作是“擅长什么选什么”。
02、哪个选科组合专业覆盖率高,我就应该选择这个组合
在与学生和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表示对将来选择什么方向的专业还没有比较明确的想法,因此会直接选择专业覆盖率最高的选科组合,认为这样“最万无一失,不会后悔”。但这种认识也是比较片面的。举一个例子,由于能够更多地覆盖到医学类专业,物理化学生物的选科组合整体上看会比物理化学地理的选科组合拥有更高的专业覆盖率,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化学生物就是更好的选科组合。比如有一位同学,本身对学医比较反感,或者对生物学科本身就不是很在行,也没有充分的学习兴趣,可能就不太适合物理化学生物的选科组合。强行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甚至会导致高考时不能充分利用个人天赋的优势,造成更多的遗憾。
因此,不能简单地追求“保险”,选择专业覆盖率最高的组合。
03、哪个学科简单,我就选择哪些学科
在教学中,虽然每个学科的学习风格和与困难的角度都各有千秋,但有些学科是“公认的比较难”,在这种时候,有些学生会泛起畏难情绪,认为“既然学不会,干脆不要学”,直接选择在他眼里难度最低的学科。这种认识也是存在不合理之处的,暂且抛开之前谈过的专业限制不谈,单从再选科目赋分的角度看,这种观点也是不攻自破的。简单的学科大部分同学都会觉得简单,分数整体都会高,高考在录取时比较的并不是绝对分数的高低,而是相对排名的差异。因此在整体较大的考生人数作为基数的前提下,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学科上的得与失,还要看到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排位情况。
因此,不能粗暴地把新高考看做“哪个简单选哪个”。
03、选科走班教学实践的探索与实施
在面对新高考时,很多人发出过这样的疑问:12种选科组合,学校该如何实行?如果坚持原先大文大理的分科模式,岂不是没有执行改革要求?如果全部放开走班,又如何保证教学秩序?学生能够在短短的半年多内习惯这种新的走班形式吗?
经过刚才的误区分析,其实看起来存在的难题就不复存在了——面对新高考时,并不是真的会出现12种不同的选科组合,学校在实施的时候也不需要完全执行为“需要上什么就去上什么”的彻底流动走班。在此基础上,郑州优胜实验中学充分考虑到学校学生人数较少的校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选科走班的执行方案,最终形成了一套运行流畅,管理有序的选科走班实施体系。该体系的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模块:
01、调查与引导——确定选科班型
学校对25届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全体调研,了解每一位学生计划选择科目的种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摸清了学校学生计划选科的真实情况:绝大部分学生都集中在几个选科组合中: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政史地,仅有个位数的学生选择了一些其他的选科组合。这就给学校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底气——学校可以绝大部分同学进行固定班级的组合教学,极少数学生采取有限的走班式学习。接下来,教师将充分了解部分学生做出其选择的原因,配合家长一通商讨学生的选科计划,为学生确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选科组合方案。
02、精心调整课表——尊重学生走班权利
在学生选择好最终的组合后,我们为部分不属于主要选科方案的学生进行了规划。首先将特殊选科的学生编入其他的行政班,并确保这些学生仅有一门选科与行政班内其他同学不同。这确保了特殊选科学生能尽可能与行政班整体教育教学秩序保持一致。紧接着,我们为特殊选科的学生匹配了自己的学科教学班,精心规划了课表,确保他们能有稳定的走班学习体验。举一个例子:有四名学生选择了历史、思想政治、生物这一选科组合,他们将被编入一个政史地的行政班,在除地理课外的所有科目学习与班级活动中,他们都与该政史地班级保持一致,而当政史地班上地理课的时候,这四名同学刚好可以去一位生物教师的课堂中学习生物,在那里留有他们专属的座位。
03、确定评价方案——有效保证教学秩序
不同的选科组合具有不同的考试过程,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帮助同学们完成阶段性的学业评价:
(1) 积极参与大型联考,与更大的考生样本进行科学的分数转化,让不同组合的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总体排名。
(2) 采用名次百分比评价阶段性的学习成果。由于不同学科的学习人数不同,单纯看年级排名已经不能有效地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因此我们采用了名次百分比的评价模式。举例来说,某选科地理的A同学地理成绩为年级排名40,某选科生物的同学生物年级排名为30。但本次地理参考总人数为180人,A同学的地理单科排名处在22.2%的位次;生物参考人数为170人,B同学的生物单科排名处在17.6%的位次,显然B同学的单科排名更加优秀。
最终,学校形成了“调查确定选科组合——按组合开设班型——精细调控课表进行有限化走班——科学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选科走班执行体系。这套执行体系形成了对所有选科走班学生的有效管理,确保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在尊重学生选科自由和学校统一管理的需要中达成了和谐的平衡。
家有考生升学帮
家有考生升学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