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地方,民间都流传着“正月里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习俗。因此,每到春节前夕,理发店里都人满为患,人们都希望赶在除夕之前修理头发,然后整个正月都不再理发,直到进入农历二月份,过了“二月二龙抬头”,才去理发店修理头发。
当然,今天我们看来,”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但是,“正月不能理发”的习俗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如果我们翻开史书,就会发现,我们中国的剃发史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华文明史的发展。
⒈头发成为了孝文化的代表
殷商时期,周王朝的奠基人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徙于岐山,部落基业初成。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和季历,而独爱幼子季历。古公亶父虽然想把部落的权柄传给季历,却又不合乎部落礼制,故而闷闷不乐。
太伯、虞仲兄弟两人深明大义,为了成全父亲,于是就迁居到了荆蛮之地,文身断发,避让季历。古公亶父病故,太伯、虞仲前来奔丧,季历力推兄长太伯在祖庙之前继承部落权柄。太伯说:我在荆蛮之地,已经文身断发,不可进入宗祠祖庙,断然不再能接受部落首领之职。
可见在当时中原文化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已经逐步形成了。表面意思是提醒人们“身体发肤”是父母赐予的,应该爱惜使之不受到损伤,其深层的含义则是劝诫人们要安分守己,不要作奸犯科,以免遭受牢狱之灾、皮肉之苦,让父母蒙羞。
当时的人们就把头发很小心地呵护起来,成年后绾成发髻盘在头顶,类似秦俑的发型,然后插进发簪,还要戴上帽子或者头巾,士大夫以上阶层的男子还要先包上头巾再戴冠。所谓: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也就是说只有盘了头,戴了冠(笄),才算成人,就可以自己起“字”或“号”了。
古代女子成人礼
而到了商周至东汉时期,髡刑则成为了五刑之一。髡刑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和胡须剃掉,遭受到这种耻辱刑的犯人,还会被人们称为“髡人”,成为社会上大不孝的典型。曹操骑马踏毁农田,虽然割发代首,免除了自己的死刑,倒也让自己背上了大逆不道的恶名,故其手下“众军皆惊”。
⒉自由自在的少数民族
相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生活在荆蛮之地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那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太伯、虞仲俩兄弟离开西岐,远避荆蛮,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后,为了快速融入当地的文化圈,就文身断发跟故土作了决别。
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型就比较有民族特色了,与汉人的束发右袵不同,他们是披发左袵。所谓披发,百科的解释是披头散发,而我认为,披发并不等于就是披头散发,而是在头发的尾端加以扎结。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客省庄曾经出土了一块匈奴摔跤的透雕铜饰,很清楚地看到两个摔跤的匈奴男子都是披发,最显著的是在头发的末端打了一个结。
契丹发型
右袵: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袵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与之相反,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右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袵,称为左袵。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左袵,可能是他们骑马的时候,通常是右臂向前,如果是右袵的话,寒风就会从衣缝中吹进来,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左袵更适合他们。
到了唐宋之际,契丹人的发型则变成了髡发。所谓髡发就是剃发,但是契丹人并没有把头发全部剃光,最常见的是先将头发分为两绺,分垂两耳前或耳后,额前有蓄发或者无蓄发,无蓄发的那种可以参考《乡村爱情》中的谢广坤发型。还有一种发型是只在额前蓄发,其余都剃光,这种样式现在也常见。
⒊头发成为了政治风向标
女真人的发型也是髡发,女真人把前额的头发全部剃光,从前期的金钱鼠尾到中期的猪尾,再到后期的牛尾,头发越蓄越多,辫子也就越编越粗。
据民国二十四年出版的《掖县志·风俗》记载: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由此可见,正月不剃头,原为前明遗老“思旧”,久而久之就讹传为了“死舅”。
顺治入主北京的第二年,就颁布了“剃发令”,要求全国人民都剃成满族发型,坚持不剃发或者剃发不符合满族发型者,一律以乱臣贼子予以处死。于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剃头挑子就多了起来。挑子一头是烧火的炉子,一头是剃头的家什,上面还挂着朝廷颁布的圣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清朝发型演变过程
一时间,剃发令引起了全国大骚动,大量的明朝遗民因为留发而丧了性命。孔子的第六十二世孙孔闻謤为此不惜搬出孔子这块金字招牌,希望能留下头发,也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
酷刑之下,“剃发令”得到了实施,全国上下每个男子的后脑勺都顶着一根十分滑稽的“鼠尾”,至于剃头挑子那块写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圣旨,早就变成了一块黑乎乎的蹭刀布。
蹭刀布
至于到了清朝末年,王国维誓死也要捍卫脑后那条长长辫子的时候,曾经是大清国的皇帝溥仪早已剪掉了自己的辫子。想不到,给满清国号的象征——辫子,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竟然还是那些当初“留发不留头”的汉族文人们和“正月剃头死舅舅”的风俗。
旅行者说文史
旅行者说文史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