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国进行上映,影片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但片中“魔幻”剧情和“魔改”片段持续引发争议,编剧两度进行“叫怨”辩解,究竟是观众矩阵式的批判还是影方自认为的“救赎”我们不得而知,但唯一确定的一点就是文艺作品要“守得住”初心、“接得住”批评。

电影《我本是高山》中提到的男性酗酒改成女性、张校长对丈夫的思念等问题引发的争议并不是影片内核的部分,而是影片关于人性的“修饰词”。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屈从于人性,而另一种一生都在致力于超越人性,我们不能要求值得尊敬的女性就得存天理灭人欲断情绝爱,人物需要丰满、角色需要立体,有情感有血肉有灵魂这样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所庆幸这个时代有诸如张桂梅一样沿着孔夫子的来路,从未停止寻找前行的出路,为受困的学生、为受困的自己,也为受困的中国。诚然,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有争议并非坏事,我们对于文艺作品有关注期待,恰恰是因为电影主角的故事和精神所感动,这或许也是电影主创们的初衷,“接得住”批评不等于全盘否定,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味地辩解只会让作品本身披上“善辩”的外衣,不如把口碑交给观众去评说,才会更好地打造出优质的文艺作品。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文艺作品在创造中,太多的创造者为了迎合观众推出了一部又一部“雷剧”“爽剧”,也有观众为了所谓的评价拉踩谩骂,真正的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获得好评的同时,需要在文艺创作上下更多的功夫,不搞简单式、套路式,而是坚守文艺工作者初心,聚集文艺作品人物成长,才能将为文艺创造力转化成文艺支撑力、文艺精神动力。由剧版转战大荧幕的《一闪一闪亮星星》映前24天,预售总票房就轻松破亿,一句“张万森,下雪了”再次登上热搜,成功的背后不乏文艺创作者从群众中、从生活中寻找创作力量,将作品给予更多对青年的共鸣和对生命命运的思考,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阶段,而青春中的遗憾和感动都在岁月中不断放大,许多观众看完剧版后笑称明白了青春的另一种模样,或许这就是文艺作品成功的原因吧。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站稳人民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用真心真情真意的“真”高度,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才是彰显新时代的文化精神。

通讯员:娄韬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