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正在学习剪纸技艺。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上下翻滚剪出五彩世界、山村戏乡绽放非遗光彩……秉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我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营造全新的非遗活态文化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娄烦县三元村:“飞针走线”中“绣”出美好生活

刺绣文化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娄烦刺绣技艺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娄烦人民的生活和民情风俗紧密结合,多用于老百姓的生辰、婚嫁、寿诞等重要生活场景。2023年2月,“娄烦刺绣”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娄烦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展示娄烦历史及民间文化、风俗民情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位于吕梁山腹地的娄烦县三元村,几十名绣娘忙完秋收后便投入到刺绣的制作当中。靠着刺绣手艺,很多绣娘脱贫致富,有的一年增收上万元。她们制作的新娘盖头、手工鞋垫、刺绣抱枕等刺绣作品,甚至远销至北上广等大城市。
尹艾风是山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娄烦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娄烦县雪梅刺绣非遗工坊的带头人。据尹艾风介绍,她是在奶奶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学习刺绣的。2019年3月,依托山西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娄烦刺绣”,尹艾风成立了娄烦县雪梅刺绣坊,在县里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绣娘免费培训。参与培训的妇女通过销售刺绣作品,月收入平均超过1500元。
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非遗传承拓展了新渠道。
据记者了解,雪梅刺绣坊每年线上培训人数可达上万人次。通过网络传播效应,娄烦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更好地推动刺绣活态传承与传播。2019年,绣坊入驻娄烦县电商服务中心。到2020年底,绣坊年销售额增长了45万元,增长率达130%。
非遗项目体现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风情,“飞针走线”的精美刺绣,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帮当地的绣娘们“绣”出了美好生活。

运城市盐湖区南杨家庄村:让更多人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一番裁剪,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惠芳用剪刀和红纸,剪出了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了河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年8月18日,坐落在运城市盐湖区安邑街道南杨家庄村的李惠芳剪纸传习基地正式成立。历史上的南杨家庄是潞盐南运的重要通道,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非遗剪纸的元素,使这个小村庄更具文化魅力。
记者注意到,李惠芳剪纸传习基地内挂满了李惠芳的剪纸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剪纸爱好者慕名而来。每当有参观者前来,李惠芳都会兴致勃勃地介绍作品,并随手拿起红纸和剪刀,现场为众人剪一幅漂亮的窗花。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剪纸文化更是与当地的民俗、美学等息息相关。多年来,李惠芳不仅剪出了神采奕奕的关公像、栩栩如生的耕种图、形态各异的花鸟鱼虫等,还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元素融入剪纸艺术当中。“剪纸艺术只有紧扣时代脉搏,具备创新精神,才能蓬勃发展。”李惠芳说。
李惠芳剪纸传习基地的成立,为南杨家庄村村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学习剪纸文化,掌握剪纸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李惠芳的学员队伍也越来越年轻化。
在谈到未来的打算时,李惠芳表示,在用剪纸讲述河东文化、运城故事的同时,把多种新材料、新元素综合运用到剪纸创作之中,让这些剪纸文创产品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同时,剪纸艺术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让更多人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

武乡县蒋家庄村:“武乡开花调”唱响百姓心中情感之“花”

每天茶余饭后,武乡县上司乡蒋家庄村村民蒋应丰总会拿出葫芦丝,约上三五好友练上几段“武乡开花调”。每年“村晚”,他都是不可或缺的“角儿”。
蒋应丰对记者说,因为“村晚”,更多年轻人关注乡村、回到乡村,使非遗传承“活”起来。尤其是各地游客对当地非遗文化的关注和喜爱,让村民们倍感自豪。
作为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武乡开花调”,是小调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最原生态、最直接、最淳朴的唱腔。“开花调”的表演多以单人、两人对唱的形式展现,是劳动人民心中开出的情感之“花”。
今年以来,武乡县已先后推出《非遗中的年味儿》《歌声中的抗战文化》《武乡秧歌经典唱段》等线上节目;开展了武乡红色抗战秧歌剧《柴胡情》戏曲展演、“繁荣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传承”曲艺专场等文化活动;精心排练地方传统文艺节目歌伴舞山西开花调《打酸枣》,创作武乡琴书《一根竹手杖》,新创编武乡顶灯三部曲舞蹈《石勒点兵》、现代舞《青春舞起来》;举办全民运动会、送戏下乡、红色文化轻骑兵、非遗进校园、乡村“村晚”等系列活动……可以说,文化正点点滴滴滋润着武乡群众的幸福生活。
据记者了解,为了实现文化大餐享不停、文化场所在身边,武乡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建设非遗综合展示传习所1所、乡村文化记忆馆14个,申报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8项,培育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名。
传承一项技艺,带动一批就业;兴起一个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坐落在乡村之间的一个个“非遗工坊”和传习基地,在让非遗“活”起来、带动乡村“旺”起来的同时,更为当地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活力、新动能。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