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磨人的痛。但最近有人说:“口腔溃疡了可以多吃点辣的,‘刺激它’就能快点好”……

图片来源:百度截图

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口腔溃疡三连发并大病初愈的患者兼医生本人,看到这张图真是又气又好笑。
什么,那么多年来的溃疡绝症,居然已经有了这么大的研究进展?!
类似的,诸如“缺乏维生素就会长溃疡,所以一长溃疡就该多吃点水果”这种论述也在口腔溃疡受害者大家庭里面广泛流传,虽然比最前面说的那种“理论”稍微有点“道理”,但不多。
对于这些民间“偏方”类型的重大发现,个人认为依然不足以代替广泛的、专业的共识,尤其是在治病这块,绝不可能“别人怎么怎么样,我就也能怎么怎么样”。
事实上,吃辣并不能帮助口腔溃疡愈合。“吃辣——刺激口腔溃疡——免疫系统优先处理”的这个想法也有些想当然。
免疫系统在进行组织的修复时,并没有我们这种宏观视角,如果说创伤越厉害就会越早修复的话,我们在溃疡上面切一刀是不是更容易让它愈合?殊不知,其实各种刺激,不管是化学的、物理的,都会让溃疡这一种创伤变得更深。我们长了溃疡后,应该给它足够的“安宁”,为了减少疼痛,吃东西应该尽量避免辛辣、避免高温。
那医生又是怎么看待口腔溃疡的呢?

口腔溃疡其实是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的简称,主要包括: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白塞病、创伤性血疱和创伤性溃疡、放射性口黏膜炎、化学治疗诱发的口腔黏膜炎及赖特尔综合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腔溃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一群生活方式极其类似的同学、同事或者朋友中间,有的人反反复复长溃疡,有的人却从来不知道溃疡的滋味。那么口腔溃疡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呃,不好意思……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是的,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遗传背景加上适当的环境因素(包括精神神经体质、心理行为状态、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引发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出现 RAU 特征性病损……(*RAU 就是指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腔溃疡”)。

我们把目前知道的一些理论,翻译为人话,大概就包括以下这些: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特性和自限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存在各种级别,我们最常遇到的,也就是最主要的一类,即轻型复发性溃疡。

下唇口腔溃疡。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由于绝大多数(75%~85%)口腔溃疡都是轻型口腔溃疡,主要出现在嘴唇、舌头、颊部、上颚,大小均在 10 mm 以内。每次出现的个数在 10 个以下。从治疗上看,对于大多数轻型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来说——

不治也会好,但要一劳永逸,没门儿!
说不治也会好,是指溃疡长出来 5 天左右就开始愈合,10~14 天就能痊愈,而且丝毫不留踪迹——不留疤。
但是要根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我们无能为力。
如果长了溃疡,又不想去医院,你只要“熬着”,并且注意口腔卫生,多漱口,不进行物理或者化学刺激,1  周左右疼痛度会渐渐减弱,并且在 2 周之内,大多数溃疡就会不治而愈。
但这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口腔溃疡的治疗目的不在于“根治”,而在于最大程度减少复发次数、延长复发周期,并且减轻溃疡发生所带来的疼痛感,最好还能“加速”愈合
医生通常从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

我们经常使用的溃疡贴膜往往就含有上述成分,并且还有一类溃疡凝胶可以覆盖在溃疡表面且不易被冲刷走,起到物理隔绝溃疡表面和口腔环境,从而减少摩擦带来的疼痛。

另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充分保证营养均衡也很重要。

图片来源:百度

如果嘴巴里有破损的牙齿或者假牙,常常会磨出一些溃疡(这种通常叫做“创伤性溃疡”)来,也应该赶紧修修补补。

来源:科普中国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郑州科技馆

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