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桢教授说:初识李明同学,是在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的1978 年。他携河南省“素描冠军”的优异成绩步入景德镇陶瓷学院。

李明同学1982年毕业后,再入“周门”,在我的陶艺工作室抓泥巴、乐陶事,积十数年。2008年盛夏我到河南采风,见到李明同学,他的艺术创造终于“爆发”在他的陶艺作品上。他开拓性地闯出了一条当下河南陶瓷艺术必须踏上艺术再造的必由之路,破除了钧、汝、“官家陶瓷”游走在瓶、罐、碗等之上的千年崇拜,从而创作出一批具有河南厚重传统内涵的陶艺作品。

曹新林,中国著名的油画家,他的《粉笔生涯》获全国美术展银奖(无金奖)。他画这幅画时,我去看过,看他教学生,学生中有李明。曹新林的素描过硬,学生自然得其真传。

曹新林认为:李明把西方雕塑的写实功夫巧妙地融入到中国民间艺术造型的技巧之中,其生动夸张的人物造型使其从无休止的仿制、复制古老的器皿为优势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他取材于中国历史文化禅、儒、道中的人物达摩、罗汉、钟馗、孔子、老子、关公等,深得大众喜爱。加之他对传统釉色灌以新的观念和施之开放性的运用与改造,在不大可控的窑变和独运匠心的碰撞中寻找一种色彩肌理的视觉效果,使其更为接近当代审美特性。

艺术无论哪个门类,个人的语言当它扎根民族文化又与时代的脉搏相联动时,当艺术作品深深地体察到大众内心的缺失和需术、并愿意伸出温暖的手臂时,它便拥有了观众,拥有了市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明的智慧和灵性了。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