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我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在河南省档案馆举行的“中华周氏”文化馆开馆仪式,并与周恩来总理侄孙周志勇先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教授穆朝庆先生、河南省档案馆馆长魏怀习先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周姓委员会会长周亚峰先生以及来自香港的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周时选先生等众多专家及嘉宾,一起见证这一隆重仪式。
期间,我还参观了李氏、毛氏等其他姓氏文化馆,感触颇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思考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建这么多的姓氏文化馆,她的意义何在?
我在老家河南家谱馆的宣传栏里,看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个民族如此,一个姓氏家族更是如此。
北宋著名的三苏之一苏洵也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答案:“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盖自唐衰,谱牒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于是乎由贱而贵者,耻言其先,由贫而富者不录其祖,而谱遂大废。”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周姓委员会会长周亚峰先生,在讲话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根亲文化的核心在于“根”,既包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包括文化之根。炎黄子孙正是出于对共同祖先的崇敬,产生了“根”的文化认同,进而产生“亲”的情感共鸣。”
那么让后代产生对“根”的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先人创造的丰功伟绩和遗留下来的家风家训。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3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经典传统文化,而这些经典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是祖辈留给我们后人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往往都是来自不同姓氏的家训。名人的家训不仅仅是他这个族群的家训,往往跨越姓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家训。
既然我参加的是周氏的开馆仪式,就先拿“周”家的家训来举例子。当然关于周姓的起源有很多种版本,分支也很多,有黄帝时代的大臣周昌之说,有周文王姬昌之说,有周公旦之说等,在此不作详论,我仅拿西周周公旦留给后人的家训来说:“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周公的家训可谓上可治国下可安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如韩愈在其《符读书城南》中给出了韩氏家训: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韩愈的家训很务实、很具体、很具有操作性,也值得推广学习。
再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家训:“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准行,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所以见役之情胜矣!或有中道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
细品嵇康家训,别具一格,到达了叩问灵魂以及追问生命意义的高度,值得体味。
当然,泱泱中华,有太多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家训,他们已经成为像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样的经典,已深入人们的血肉骨髓。
每个姓氏的家训,或循循善诱,或语重心长,或以小见大,或充满哲思,或高深莫测,他们在世代相传的同时,也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浩瀚的智慧宝库。也许这就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作者简介:李瑞青,老子故里鹿邑人,现居郑州。从事传媒、教育工作,同时涉猎文史、书法研究。历任《东方今报》广告总监、河南广播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郑州影屏高速传媒公司CEO、北大启智教育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著有《写活历史人物》等五部读书笔记,以及《雾太阳》《猎城》等七部中长篇小说。
瑞青读书
李瑞青官方正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