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实真相未全部呈现之前,躺枪现象在舆论场中已成为惯例。
犹如近期的大连马拉松车挡运动员热搜,正是民间舆论场制造躺枪现象的一个典型。该事件中,外国选手、中国选手、赛事承办方、赛事执行方、赛事奖金设置等多个要素交叉,在一辆赛事车辆指挥调度的失误催生下,赛事主办方和赛事执行方被置于利益勾连的虚假想象,经舆论无序发酵,最终演变成一场失控的负面舆情。
网民热议的背后,主要受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意料之外因素刺激,而非事件真相的情理之中促成。为了厘清大连马拉松车挡运动员的因果关系,不妨先从涉事车辆的权属关系、职责所在入手,一窥该异常事件是失误还是人为。
在常规的马拉松赛事中,赛事组委会通常会为比赛配置竞赛序列车,用于赛事跟踪裁判。因此,马拉松赛道上的车辆在无特需的情况下,一定是竞赛执裁车辆。这次大连马拉松赛事中穿插在中国运动员尹顺金身前贴着“赛事全面”的车辆,也是赛事裁判用车。
一个清晰的细节是,这辆车身标有明显的“赛事全面”字眼。大连马拉松组委会工作人员在赛后对媒体表示,只有赛事序列车才能上赛道,而本次马拉松共配置七台赛事序列车,“赛事全面”车辆正是其中的一台。
那么,赛事全面车辆为何会出现在跑道终点位置呢?按照赛事组委会人员的解释,赛事全面车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检查接近终点的第一方阵运动员,是否存在违规动作。
为了不影响运动员正常冲刺,赛事车辆在比赛终点前的位置会设置人车分流通道,车辆需沿分流口驶离赛道,运动员则沿赛道继续比赛。当时其他赛事车辆都已左转进入分流口,而那辆赛事全面车辆也正在进行转入分流口的动作,因此发生了车辆横挡运动员的一幕。
从赛事规则流程来看,赛事车辆挡路充其量算是一个失误,取决于车上裁判和路边指挥裁判的沟通问题,并非刻意为之。至此,大连马拉松车挡人事件的因果关系雏形已现,只是尚待官方调查公布真相。
就在真相未明之前,围绕马拉松车挡人的阴谋论频现网络。其中,作为马拉松赛事执行方的智美体育,因操盘组织赛事的角色而无辜躺枪,甚至成为民间舆论场的众矢之的。
指责智美体育的首因是认为涉事车辆与智美体育存在关联关系。对此,智美体育10月19日发布声明称,第33届大连马拉松赛事直播中出现的“赛事全面”车辆属于竞赛管理用车,我集团旗下智美体育文化(浙江)有限公司仅为第33届大连马拉松提供赛事运营服务,服务内容不包括“竞赛执裁和竞赛管理”。
这也就是说,智美体育根本无权对此车辆作出管理和使用。知情人士也透露,那辆“赛事全面”车辆一直都在赛道上,属于赛事裁判用车,车里坐的是裁判,车外指挥车辆的也是裁判,裁判由相关部门委派,与智美体育毫无关系。
智美体育也就该事件表态,声称愿意无条件接受和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可见,借助热搜舆情恶意中伤赛事执行方,并以此博得流量和眼球的行径,是多么荒诞。
更有甚者,部分自媒体为了造声势带节奏,通过设置阴谋论和利益勾连的叙事议程,把智美体育过往组织的马拉松赛事中由第三方引发的责任,统统归于智美体育身上,以此认为智美体育与奖金分配存在利益关联,赛事运营竞标存在走后门的嫌疑。
反过来看,这些莫须有的指控根本不符合情理。在自媒体时代,智美体育不可能铤而走险做自砸招牌的事,更不可能连续犯错,给自己制造负面舆情的机会。
作为中国体育赛事的重要参与者,智美体育深耕路跑十余年,已累计运营数百场大型城市马拉松,积攒了成熟的经验和良好的声誉,自然不会因一时利益自断后路。也正是因为智美体育的参与,大连马拉松乃至中国马拉松事业才沉淀了更多走向世界的经验。
当中国马拉松与世界接轨,运动员和竞技能力表现必然会趋向多元化。回到这次争议颇多的外国选手与中国选手的名次问题上,若稍加理性地看待,便能洞察车挡人失误究竟给中国选手带来多大的影响。
根据赛事直播画面,赛事裁判车辆经过中国运动员尹顺金身前,此刻距离终点一公里多,确实是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尹顺金前方,是第一集团的6名外国选手,因车辆阻挡,尹顺金冲刺受到短暂影响,按照最长时间估计,绕行在10秒左右。
从比赛最终结果来看,尹顺金获得第七名,即使受到影响,尹顺金也刷新了个人最好纪录。
无论如何,尹顺金对比赛结果可能仍存遗憾。但最令他震惊的是,这场比赛竟成为他参赛以来关注度最高的一场,网民的群情激愤,让置身其中的他反而更加理性地去面对。他认为组委会不会故意设置障碍,这是工作人员在指挥调度上的低级失误,同时他也呼吁大众可以理性看待主办方的失误。
一次体育赛事车辆失误,叠加中外运动员交锋,点燃了网络舆论的阴谋论苗头,在流量和利益驱使下,阴谋论的火势越烧越大,以至于无关者受害,组织者蒙冤。
这是沉默的螺旋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再现,也是过激情绪在民间舆论场里的重演。
来源:马拉松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