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


“手里没有拿着手机,感觉总少了点什么。”大二学生马奇一天里总是随时随地刷着手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看看有没有未读消息,课堂走神时、排队买饭时、回寝室的路上……都要低头看着手机。他表示,宿舍里的六个人基本都是手机不离手。

在大学校园里,低头族随处可见,走在路上手里没有拿手机的学生反倒非常少。虽然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线上支付、网上学习、聊天交友等都能通过手机实现,但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排队时低头玩手机的大学生)

手机背后:被困住的大学生

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为10.65亿,比例高达99.8%。据学者荣婷一篇论文,七至八成大学生和青少年存在手机依赖现象。校园中,大学生人手至少一部手机,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手机。

时代在改变,智能手机的出现也颠覆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了智能手机,大学生们可以随时上网查阅信息补充新知识、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获取新资讯、线上支付实现无纸化消费、刷微博刷抖音进行娱乐消遣……但事事时时都依靠手机,一些大学生也隐约感到了束缚和禁锢。

“两个小时没看手机,我被@了17次。”张真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他本身并不沉迷于手机,但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和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必须要时刻关注着手机里的信息。他的微信里有着各种不能屏蔽的群聊,每天不仅要转发各种学习上的消息,还要安排部门工作。

“我也不想一直盯着手机,但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会错过很多信息。有一次我在外面参加一场考试,手机关机了两个小时,考试结束打开手机一看,部门群、班级群、班委群都在@我,还有同学私聊我,我只能赶快拿起手机一一回复大家、处理堆积的线上任务。”

张真总是在想,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大家的工作是怎么开展的,为什么有了手机以后,虽然交流沟通更方便了,但却好像离开手机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和张真有同样感受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大四学生李静曾尝试在一天之内不使用手机,但出师不利,在食堂买早餐时她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由于平时都是用手机在线支付,她已经很长时间没随身携带过校园卡了。上课的时候,由于没带手机,她总是情不自禁地想:会不会有人给我发信息、我的快递是不是要到了、课间休息没有手机玩儿好尴尬……中午去超市买日用品的时候,她翻遍口袋也没有找到一张现金。

回到寝室,她就忍不住拿起手机开始回复微信消息、看淘宝物流信息。“妄想放下手机过一天,是我高估自己了,离开手机真的是寸步难行。”李静总结道。

而目前读大二的网友小张是一名追星女孩,打开她的手机就可以看到屏幕上排列着密密麻麻的追星APP。“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博、小红书、B站等看看小A(小张的爱豆)有没有什么新动向。”

“我还加入了他的后援会,所以要实时在线,和其他粉丝讨论小A的消息,为他做数据、控评、打榜,自发地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上安利他。为了不错过他的任何消息,我只能随时随地拿着手机。”小张说,手机是她的追星武器,也是她抛不开的包袱。

想象的幻灭:玩手机是逃避和补偿

“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考上大学手机随便玩。”很多大学生在高中的时候都听过这句话,也因此对大学有着很多美好的期待。但真正踏入大学校园以后,学业、社交、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为了逃避现实、摆脱孤独,或是为了弥补之前读书时吃的苦,这些大学生转而投入看似多彩轻松的网络世界,却丢失了过去那个勤奋努力的自己。

“高二在家里上网课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在此之前家里管得很严,我的手机是一台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年机,拿到智能手机以后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我注册了小红书、抖音等社交账号,每天课余时间避开父母、争分夺秒地沉溺在这些平台,但还是不够尽兴,每次刷到精彩时刻就该上课了,还要提防着父母。”大一学生梁月认为,自己刷手机更多是一种补偿行为,弥补过去手机使用的不自由。

考上大学以后,梁月终于没有了手机使用的限制:“没人管我玩手机了,就开始彻底放飞自我,每天就是在抖音搞笑视频和小红书精致生活中来回切换,总有刷不完的短视频和看不尽的帖子。”

“读研以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年龄焦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总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手机就是我的避风港。做不出实验的时候打一盘王者荣耀,被家人催婚时就发豆瓣吐槽一番。而且来到新学校读研以后,总觉得水土不服,也没有交到知心的朋友,和室友、同门都是泛泛之交,遇到烦闷的事,只能通过手机发泄。空闲时间,不拿起手机就觉得无所适从。”研一学生王敏觉得手机是陪伴她度过艰苦读研生活的伙伴。

而大四学生张悦则把手机当作“社恐+自卑人士”的盔甲:“我算是半个小镇做题家,读大学之前只知道埋头读书,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我的成绩还算不错,但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从小到大都没什么好朋友。”

“来到大城市读书以后,感觉自己除了学习一无是处,变得更加社恐,不会交际,和室友、同学都处得很一般,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和特长。不管是在教室、食堂还是宿舍,为了假装自己很忙,只好一直低头刷手机。”

“豆瓣是我最常用的消磨时光的APP,偶然的一次机会加入了豆瓣‘社恐抱团取暖’小组,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聊天搭子,每天我们都会通过手机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手机,这四年我该怎么度过。”

放纵的代价:身体和心理都出现了问题

手机依赖症像是浓浓大雾,淹没了本该属于大学生的缤纷色彩,病症的危害在他们身体上得到了直接体现:越换越厚的镜片、疼痛的颈椎和手腕、焦虑、愧疚、自责等情绪也如潮水般涌来,好像怎么也逃不出被手机围起来的孤岛。

“大学四年我的眼睛度数涨了300度。”刘雨目前正在读研一,刚考入大学时她只有二百度近视,除了上课,日常生活并不需要戴眼镜,慢慢的,她下课也开始戴眼镜,镜片越换越厚,直到现在她已经摘不掉眼镜了。

“其实这都是我自作自受,进入大学以后自制力下降,开始拼命玩手机,白天见缝插针打游戏、刷微博,晚上关着灯躺在床上侧身看小说,每次都看到半夜两三点。”到大二的时候,刘雨的眼睛度数涨了100多度,但她没当回事,直到今天涨到500多度,她已经换了4副眼镜。刘雨后悔莫及,但尝试了很多办法也戒不掉自己的手机瘾。

(刘雨在实验室值班时见缝插针玩游戏)

“玩手机竟然玩出了腱鞘炎!”小喻是一名大二学生,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手麻、手腕疼,拇指弯不下去。据他所说,他每天手机使用时长超过8小时,喜欢玩手游、刷视频,每次打游戏都是一个小时起步。而手指长时间高负荷运动就会导致腱鞘损伤。刚开始,小喻也没有当回事,直到疼痛加重,忍受不了了,他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就是腱鞘炎。医生建议他减少玩游戏的时间,控制手机使用时长,但他总是忍不住,手上缠着绷带也要打一盘王者荣耀。

“放下手机我好像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流了。”小何正在读研,社交平台上她风趣幽默,和她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看她发布的帖子,会让人觉得心情愉悦、如沐春风,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元气满满、积极向上。

但小何坦言:“手机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里的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隔着屏幕交流时,因为不是面对面,也看不到别人的眼睛,我就不会紧张,有充足的时间去组织话语,聊嗨了就会变成社牛。但放下手机以后我会变得非常社恐,手里不握着手机总感觉不自在、没有安全感,和别人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小何觉得,手机把她完全割裂成了两个人。

大四学生章雨则表示,手机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效率,即使在考研期间,他每天的手机使用时长也不少于5个小时,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刷短视频。

“我是抖音重度爱好者,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刷短视频。考研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则是每天只能在睡前刷半个小时抖音,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学习不到半个小时我就想拿起手机,就算把手机锁起来,注意力也无法放到学习上,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就看几分钟,不会耽误学习的’。等拿起手机,就不是几分钟的事儿了,最后干脆破罐破摔,每天摊开书本捧着手机欺骗自己。”最后,章雨没能如愿考上心仪的学校。

抬头看前方,抵达更广阔的未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陈海峰老师有着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大学生手机依赖”这一现象,他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陈海峰认为,手机依赖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包括社交、工作、支付、娱乐等都需要通过手机来处理,手机也确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但同时,手机也把我们的时间切分成一块一块的碎片,在课堂上,一些同学隔几分钟就玩会儿手机,整段的学习时间被打碎,是不利于学生连贯吸收知识的。

陈海峰分析了大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首先是手机的媒介属性,它是一种伴随式媒介,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就能侵占人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这种侵占不仅是听觉方面的,还是视觉方面的,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此。

其次,人本身就有一种社交的本能,而手机网络的便捷性可以很容易地满足这一点,通过手机可以对自身形象进行美化,也避免了面对面交流带来的压力,但无形之中它也会占用大量时间,让人们深陷其中。

最后,很多互联网企业会利用手机的这种媒介属性和人们的社交本性,开发各式各样的APP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争夺人们的注意力,甚至让人们上瘾。

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俞国良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手机依赖反映的是个体对于现实问题的逃避,手机依赖程度高的个体因沉浸于手机的使用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其他的重要事务,他们为了寻求慰藉、舒适感和刺激等而过度使用手机。如果人们消极被动地逃避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而不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变得更差。

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辛素飞及其团队认为,大学生应积极参加手机管理训练以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和自制力,另外学校也应该帮助学生减轻外部环境中消极负面的影响,进而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可能。

目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试图跳出“手机陷阱”。大学生兑兑表示,自己以前虽然慢热却并不抗拒与人交往,但手机上瘾之后,她变得越来越孤僻,将自己封锁在网络世界里,厌倦现实中的社交。

幸运的是,发觉到问题之后,兑兑开始了自救。她先是尝试通过兼职工作让自己忙起来,客观上减少刷手机的时间,随后她卸载了那些困住她的APP,只用手机处理基本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她开始经常约着同学去健身、去旅游,体验了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后,她终于不再困于对手机的痴迷之中。

真圆曾经也是重度手机控,但在经历了第一次考研失败后,她痛下决心,通过“延迟满足”和“自我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提高了自控能力,也找到了控制“手机瘾”的合理方式。

“现在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平均不超过3.5个小时,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会奖励自己刷半个小时的抖音。放下手机以后,我才觉得现实生活原来这么有趣,大好时光为何要浪费在手机上面呢。”真圆感慨道。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李倩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