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航


医学界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他们不说话,却最有耐心,被尊称为“无语良师”。“无言,却以身教之”,是对遗体捐献者最动人的称谓。

2022年12月8日,程裕康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完了他平凡而光荣的一生。正如老人所希望的那样,没有葬礼,没有挽联,他要去的不是殡仪馆,而是蚌埠医学院遗体接收站。不久后,他的遗体会被应用于医学研究,或者成为医学生学习人体、器官的“教具”。

程裕康是安徽阜阳人,中国石化阜阳分公司的退休职工,享年90岁。生前,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捐献遗体,“想为社会做最后一次贡献”。去年9月,程裕康来到阜阳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遗体,“只要国家需要,我全身上下都可以捐。”老人说道。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死者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这些观念,从其中超脱、成为一名“无语良师”,需要很大的勇气。遗体器官捐献者突破了生命的有限,为人类攀登医学高峰提供了基石,让有需要的人重获新生成为可能。“从此化天各一方为血脉相连,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

(程裕康的遗体捐献证明)

难以理解的重大决定

早在十几年前,程裕康就有了遗体捐献的想法。去年9月,安徽阜阳的抗美援朝老兵孟照起去世后捐献遗体的新闻触动了老人,坚定了他捐献遗体的想法。

老人在家总是跟女儿提起要捐献遗体和器官,却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女儿程咏梅表示,虽然知道父亲思想开明,观念也比常人超前,但她还是没法理解和接受,毕竟身边很少有人主动捐献器官和遗体,“去世后捐献遗体我们也舍不得,心里也难受。”

“人死了就等于进入废品站了,你思想一定要想开。人就是沧海的一滴水,根本不算什么。”这是程裕康生前劝说女儿让自己捐献遗体和器官时说的话。“死后殡葬的操办太浪费了,捐献给国家用处可就大了。”老人强调过很多次,走后不要铺张浪费,丧事一定要简办。

过了很久,程咏梅才逐渐理解父亲的选择,也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要做到孝顺,不仅要孝,还要顺。”程咏梅同意达成父亲的愿望,去年9月,她带着父亲到阜阳市红十字会登记遗体捐献。

去年春天,程裕康不慎摔伤胳膊,长期行动困难,身体状况也愈发不好。到去年12月初,他在下床时再次跌倒,伤到了小腿,医生不建议做手术,只能在家静养。没过几天,老人状况开始恶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有天晚上,程裕康口中喃喃地说着什么,虽然含糊不清,但程咏梅凭直觉意识到是关于遗体捐献的事情。她向父亲承诺,一定会做好遗体捐献相关事宜。

(程裕康的遗体捐献证书)

遗体捐献者亲人们从不理解到最后“放手”的心理煎熬,在医学院内得到了庄重的回应。程裕康的外孙王程是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读研的医学生,“大学时很少能有解剖的机会,大三的解剖课是我第一次面对遗体拿起手术刀。”王程记得遗体从地下遗体库运上来时,组里同学集体默哀,每人都对着冰柜里的遗体说了一句心里话,然后深鞠一躬,表示感谢和尊重。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用刀尖划开遗体的皮肤,血管、肌肉、肌腱都暴露在眼前,那一刻,他强烈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名医生。“所以我也很敬佩姥爷,愿意捐献遗体和器官,成为‘大体老师’。”王程说。

(程裕康和女儿程咏梅、外孙王程)

“遗体捐献是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

在油库家属院,提起程裕康,“乐于助人”是邻居们的一致意见。对身边人,程裕康总是笑脸相迎,经常帮助他们。程裕康还有一副侠肝义胆,多次不顾自身安危见义勇为。

1976年12月的一天,在蚌埠负责油船运输的程裕康,偶然发现临近的一艘船上有一家人被困在屋内,出现了煤气中毒的症状。他果断撞开门,将船民夫妇和他们年幼的女儿救出,因为抢救及时,一家三口成功脱险。

1985年5月,程裕康的一位工友在油罐内清理残油时不慎吸入毒气,失去意识。程裕康发现后二话没说,赶紧把绳索系在腰上,由他人拖拽着,下到油罐内将工友救出。

程咏梅回忆,父亲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钓鱼。老人身体硬朗的时候,经常骑着自行车出去钓鱼,还因此救下过一名女子的生命。那天在河边钓鱼时,程裕康突然听到呼救声,原来是一名女子不慎坠河,他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将女子拉到岸边,还因此被单位评为“优秀党员”。

“先人后己”是程裕康生前总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党员,在生活和工作中,程裕康始终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只要是他能做到的事情,他总是毫不推辞地去做;只要是别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义无反顾地去帮。“多做好事,多做善事,我这一辈子都是先为别人想一想,最后才考虑自己。”程裕康曾说。在登记遗体捐献时,他还表示:“心肝脾肺肾,哪个需要你摘哪个,给另外一个人安上。我这一生一定要对社会贡献一点东西,遗体捐献等于我交的党费,最后一次党费。”

程裕康的妻子白秀芳回忆起他年轻时的样子,聪明能干,性子平和,在单位受到过不少表彰。相伴这么多年,白秀芳从未见过丈夫大声说话的样子,无论在哪,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和善模样。“他还很节俭。”白秀芳说,“楼下单元门口停着一辆上个世纪留下的旧自行车,车篮、座椅、把手上都是他动手修过的痕迹。”

凡是跟程裕康接触过的人对他评价都很好。程裕康以前的护工小李说:“他脾气特别好,虽然有病在身,但是从来没对我大声说过话,很温柔。”

“父亲生前常教育我们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先人后己。”程咏梅说,“现在父亲走了,他这样安排身后事,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程咏梅也希望父亲的遗体能够代替他去帮助更多人、更多家庭。

生命未曾消亡,爱意生生不息

不久前的一天,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吊唁者,“生命·遇见——2023春分缅怀诵读会”如期举行,程咏梅作为遗体捐献者的家属代表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陵园背靠大蜀山,春来鸟语花香,夏至浓荫蔽日,秋天红叶似火,冬雪银装素裹。这里不仅覆满了对逝者的纪念,也为生者提供了一个包容情感的载体。陵园的遗体捐献区有六块纪念碑,伫立在开阔的绿草坪上,每块纪念碑都像一本打开的书,正反两面记录着所有捐献者的名字,程裕康的名字已经被刻在了灰色的花岗岩上。这里的每一个名字、每一块纪念碑,每隔一段时间就被会擦拭一遍。

(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碑)

活动结束后,现场播放歌曲《只要平凡》,一簇簇黄菊、白菊被摆放在纪念墙前,寄托着人们的缅怀与崇敬。纪念墙旁边,绿意盎然的大树伸长了枝桠,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将无限的生机传递到无穷的远方。

根据中国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超过626万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5万余例,捐献器官13.9万余个,成功挽救了十余万人的生命。近两年多,登记人数一度超过前10年登记人数的总和,点滴爱心汇聚成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心脏不再跳动,生命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据了解,程裕康老人的遗体如今已经被用于医学研究,他的眼角膜帮助了一个失明二十七年的女士重见光明。

像程裕康这样的九旬老人捐献遗体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老军医樊立仁、抗美援朝老兵孟照起等。他们的故事也许各不相同,而相同的是捐献背后饱含的奉献精神。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程裕康这样心存大爱的志愿者,遗体捐献这项公益事业才得以不断推进。

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亡。他们还有爱意长存人间,还有精神熠熠生辉,还有后来者传承继往。遗体捐献者们用这样的方式,将最后的晚霞与最初的晨曦交汇,把自己的光芒撒向人间。

统筹:石闯

编辑:岳炎霖 实习生 李倩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