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君

“劳动创造世界,幸福来自奋斗”。

黄河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黄河在历史上“三年二决口”的险恶局面,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1952年,毛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从此,黄河获得了新生。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根治黄河的伟大开端,也是前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之一,当时《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全国都来支援三门峡啊!》几万名建设者云集三门峡,响亮的口号是:“让青春在三门峡闪光!”巍巍大坝建成后,发挥着防洪、防凌、发电、灌溉、防淤和生态保护的巨大效益。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三门峡工地成为新中国大坝建设的摇篮,建设者们为了治理黄河献青春,献了青春献子孙,因大坝而诞生的三门峡市成了黄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六十六年过去,当年的建设者已是耄耋之年,“五一劳动节”前后,我们采访了一批当年的建设者,打开记忆的闸门,他们对这块土地爱的真诚,他们的记忆似乎还留在当年,他们的人生早已与大坝密不可分。

本次系列采访活动的总策划为三门峡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君笑文园》名誉主编、知名作家董建华女士,谨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黄河三门峡大坝建造66周年,在暖风和煦的四月里,我们采访了最早一批参加三门峡大坝建设的王祚周老先生。今年已经98岁高龄王祚周,身体硬朗,思路清晰,谈及当年建设三门峡大坝,老人激动地讲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祖国的需要就是志愿

1955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了黄河三门峡工程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支机械化水电施工队伍。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前苏联援助的156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的水利水电项目,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的建设者。1957年,当时王祚周在福建省委参谋部政策研究室任组长,即将调到银行任行长,“全国支援三门峡”的热潮影响了他,主动请缨向组织提出要求去参加三门峡大坝建设。

1957年3月3日,王祚周带着妻子、父亲、姑姑和四个年幼的孩子,全家从福州来到了三门峡。下车时,正值深夜,当时的三门峡火车站仅有两间小平房,房顶挂个昏暗的电灯泡,大女儿指指头顶上的电灯,让父亲看。可以想象当时的三门峡怎么能与福州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呢?环境非常艰苦,全家住在土坯房里,几排土坯房有一个共用水龙头和公厕。还有好多工人住在沟里的窑洞里,非常的潮湿阴暗,到处都是庄稼地和树木,非常荒凉。

国务院常委会批准了黄河三门峡工程局领导成员名单,任命刘子厚为局长(湖北省省长),王化云(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张铁铮(电力工业部水利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齐文川(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为副局长,还有汪胡桢(水利部北京勘探设计院总工程师)、张海峰(中共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班子堪称“小省委班子”。

工程局的职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涵盖水利、电力、建筑、铁路、交通、邮电、商业、司法、卫生等部门;从丰满、官厅、梅山、陡河、狮子滩等水利水电工地,汇集了各路精兵强将,组成了三门峡的建设大军,记得最后一批是从上海整建制来的。为了保证三门峡工程建设的水利进行,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派出优秀干部和职工来为工程建设服务,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后来成了三门峡市的第一代市民。

艰苦的环境,优秀的人员,是当时的写照。

局领导在史家滩办公,医院学校在大安。王祚周按县级安排为劳资科长,负责为工程局招收技术工人。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从四季常青的东南沿海到白雪皑皑的齐齐哈尔,每到一处他只要说是为建设三门峡大坝招人,人们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很快,三门峡就聚集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当时大坝共有3万???多人参加建设,有坝一分局、坝二分局、企业分局、砂石厂、预制厂、钢筋厂、金属结构加工、机电汽车队等,其中企业分局有机重车间、汽车队、金属结构制造车间,铸造车间,机构庞大复杂。

火热的三门峡工地

三门峡工程是高度机械化施工,仅各种机电设备就需要一万多台(套)。大连造船厂为工程局砂石厂制造了6艘采砂船,太原重型机械厂先后赶制了两台25吨塔式起重机和两台350吨门式起重机,这些大型机械当时在全国都是第一次使用。

在三门峡工程建设中,全国人民不仅从物质上给予了大力支援,还从精神上给予三门峡建设者以深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工程开工前后的几个月,局办公室就收到了3000多封来信,这些来信来自四面八方,写信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也有少先队员。贺信、慰问信、还有学生们寄来了红领巾。

在三门峡工程施工高潮期间,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党政领导同志多次率领代表团前来慰问,鼓舞了大坝建设者的劳动热情。新华社和河南日报派出名记者君谦、周原和宋悟民、黎路、江涛等常驻三门峡工地;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先后摄制了彩色新闻纪录片《三门峡》《黄河巨变》在全国放映,这些宣传鼓舞了三门峡建设者的士气,对全国支援三门峡起到巨大作用。

同时,很多作家、诗人也纷纷来到三门峡工地,深入体验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有几位如华山、雷加、吴烟痕、孙肖平等,都在工程局兼职,有的还把家属迁来,一住就是几年。1958年,贺敬之的《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在全国产生轰动的影响。   全国有近3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慰问演出,其中有:首都文艺界赴三门峡慰问团、中央乐团、中央歌舞团、中国京剧三团、志愿军参观团文工团、全总工人话剧团、上海音乐学院、河南豫剧一团、河南话剧团、洛阳豫剧团、陕西荣院八一歌舞团、西安平剧团等。1969年秋,著名豫剧演员在大安演出时,因俱乐部座位有限,想看戏的人很多,最后一晚上在广场上公演,观众达一万多人,散场时由于拥挤,很多人把鞋子都挤掉了。第二天早上打扫广场时,各种鞋子就拾了两箩筐。

提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门峡大坝建设的关注,首先要说的是周恩来总理三次来到三门峡大坝建设工地,视察和解决问题。第一次是1958年4月21日,在工程局办公大楼四楼召开会议上,王祚周说现在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就是改变黄河流域面貌的一个重大措施,并提出三门峡工程以防洪为主,其他为辅的建设方针;1959年10月12日,周总理第二次来到三门峡,随同前来的有水电部、石油部、农业部、黄委会和秦、晋、豫等省的负责同志。从工地视察回来,他连夜召开会议,确定了1960年大坝蓄水高程等问题;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第三次来到三门峡,当时三门峡水库已经是碧波荡漾的一泓清水了,周总理在思索蓄水后会出现的情况。

只讲奉献,不讲索取

王祚周老人说起这些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沉浸在当时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他说那时的人们就是一门心思,怎样能使自己发挥最大的能量,很少有人考虑自己的得失,上班虽然是三班倒,有好多人就是连轴转连班工作。那时的我们的国家还很困难,大家想着就是节约,把省下来的钱都交给李先念(当时的财政部长)。

当时,工程局对干部的要求严格,机关要靠近工地,干部必须经常下工地,和工人一起挖土、搬木料,同吃同劳动,所以干部工人关系融洽。工人们朴实能干,干活不惜力,冲天干劲让人吃惊,涌现出吴满山、王进先、赵福江、周龙江等许多劳动模范,他们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或苦干巧干,或能吃苦耐劳,或善于动脑筋发明创造,是一代工人的楷模。

炎炎夏日雨天多,雨后的路面泥泞不堪,上班下班整天都要穿着胶鞋。市区除了一条黄河路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路,虽然条件特别艰苦,但那时没有人叫苦叫累,工作热情高涨,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当时建设者们的口号是:“我们今天艰苦奋斗,是为了子孙将来幸福”。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速度是比较快的,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始终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提出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建立健全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质量三检制,从而保证了大坝的质量。经国家验收,认为三门峡工程质量是优良的,同当时的水电工程比较也是一流的。记得大跃进时期,刮起一股浮夸风,口号是“超英赶美”,曾出现了一次大坝浇筑事故:有人浇筑大坝时,求速度快“放火箭”,只为向上汇报超额完成任务,而疏忽质量。验收时发现了不合格的坝段,质检部门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炸掉不合格的坝段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经济损失巨大,还拖延了工期,局党委还是决定把不合格的坝段炸掉,重新浇筑。此次质量事故给全体职工干部敲响警钟,各级领导大会说,小会谈,职工们更加绷紧了质量的弦,由于局党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再也没有出现质量方面的事故。

王祚周老人幽默地说:“如果我当年不来三门峡,去银行当行长,就进入金融行业了。”是啊,原本该是金融专家的他,成为了水利水电建设者。“我要什么待遇?没有,我们不向国家索取任何东西,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王祚周在自己认定的三门峡工程局,现在的水电十一局兢兢业业、热情认真地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发光发热,先后任局劳资科长、劳资处长、汽车运输分局局长、党委书记、工程局技校校长、工程局干校校长职务。是啊,这位长者见证了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和三门峡市的诞生及发展变化,为中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奋斗了一生,正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作者:王君,会计师,文学爱好者。1969年跟随父母来到三门峡,初中毕业后下乡会兴林牧场,1976年在水电十一局物资处工作,其间在濮阳分洪闸一年,故县水库三年,现已退休。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