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明朝人,一个是当代人,时空相差500年;一个出生江南,一个是地道中原人,地域相距上千里。两个人竟然“相遇”,后者以前者为师,终生追随。
这是在上演穿越剧吗?如今,在河南书法界,大家早已熟知这个剧情:明朝人——书法大家王宠,当代人——郑州书法家韩湘人。韩湘人在墨海跋涉寻觅,后来穿越到明代中期,终于找到了他心中景仰的“明星”王宠,顶礼膜拜,以身相托,从此义无反顾,心无旁骛,沉醉其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知不觉中已二十春秋。
近日,一面世即引关注的《王宠书法全集》出版一周年之际,书法导报特此辟出专版,刊发媒体对这本书的编著者韩湘人的访谈录,不经意间剧情又起小波澜。
王宠是一个高旷脱俗、博学多才之人,诗文书画俱佳,尤以书法独标高格,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于世,被誉为“吴门三家”,与唐伯虎是儿女亲家。“师,师之所师”,王宠坚持往古里回溯,魏晋唐以降,不涉一笔,生存环境与品行修养合力铸就其书法的审美旨趣和艺术风格。他的书法意态古雅,疏淡遒逸,宁静、厚重、孤高,看不到尘俗之气,成为明代中后期书法艺术的一座高峰。只可惜,刚满40岁,王宠就溘然长逝。
500多年后,一个不为人知的画面定格在了河南省图书馆:韩湘人在翻阅古籍时偶然发现了一幅王宠的行书,刹那间怦然心动,热血上涌,两眼含泪,整个人僵在那里半个小时之久。不惑之年的韩湘人正处于书法创作的瓶颈期,这个古代汉语科班出身、传统文化浸润半生的汉子,痛苦地在茫茫古籍中、在历代书法家中选择着适合自己的路。此时此刻,他找到了。
那个时候,市面上介绍王宠的图书文献极少,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普及,查找资料需要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困难可想而知。河南境内且不必说,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院、辽宁博物院、吉林博物院、重庆博物院等,都留下了韩湘人那渴求的身影。只要有关王宠,无论诗文书画,他皆视若珍宝,欲睹为快。他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几经转辗,最后手持一位国内权威专家的介绍信,来到向往已久的故宫博物院,与那里的王宠成功“会晤”。他也曾多方寻求帮助,从美国普林斯顿美术馆、日本东京二玄社等海外藏家,收集到所心仪的资料。岁月如水静静流过,突然有一天,韩湘人惊异地发现,书房里堆满了文献、影印件和卡片,目之所及,除了王宠,还是王宠。他稍稍整理分类,竟有200多本、4米之高。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这首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用在韩湘人身上最妥帖不过。这些年来,他常常分不清自己是当代人还是明代人,一不留神,即化身穿越者,进入到王宠的世界。在王宠面前,他是一个虔诚的学生,认认真真地临摹,如何布局,如何结体,一撇一捺都细细揣度,反复练习。同时他又是一个爱提问的学生,总有一大堆的问题和迷惑需要老师解答。他不厌其烦地阅读王宠的诗文,试图从中可以领悟到王宠书法艺术中所蕴藏的不易表达的内涵。文征明在为王宠撰写的墓志铭中称“其志之所存,必有出于言语文字之上者”。在韩湘人眼里,王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是深入,越欲罢不能。夜阑人静之际,正是这个穿越者深度兴奋迷醉之时,日如是,月如是,年如是。
2014年和2015年,沉寂多时的韩湘人连续举办3次个人书法作品展,而且一反常规,都以“雅宜山色”冠名。王宠号雅宜山人是也。韩湘人借此向世人宣示,此生以王宠书法为旨归。
韩湘人临创王宠的书法甫一亮相,便圈粉无数。书法界人士惊叹,其笔法、神韵相当到位,形神毕肖,仿佛王宠书法“复活”了。中原书坛乃至全国,都知晓了郑州有个临创王宠的书法家韩湘人。
2022年5月,韩湘人在疫情防控的攻坚期又给人们带来惊喜:他呕心沥血编著的四卷本大部头书《王宠书法全集》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7月11日,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特地召开《王宠书法全集》出版首发暨王宠书学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这套书填补了海内外王宠书法、学术、出版空白,意义非凡。前不久,省书协、省美协联合评选发布2022年度“中原书法十大新闻”,《王宠书法全集》编印出版名列第三。
韩湘人今年已63岁,但他要学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告诉记者,他还有许多未竟的宏愿:一、每年要到王宠出生地苏州祭拜缅怀王宠;二、每年要举办全国性的王宠书学理论研讨会;三、筹备成立全国王宠书学理论研究会;四、筹建王宠博物(纪念)馆;五、成立王宠书画院;六、筹建王宠书法学校;七、编辑出版《王宠传》《王宠论丛》等。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进入桑榆之年,情更切、意更浓、志更坚,何也?情怀使然。

正在观察V
为中原发展鼓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