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季节之一。在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农作物开始发芽生长。在中国的乡村,春耕习俗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农民的生产活动,更是重要的传统文化。

“春耕”的说法最早见于《列子》,中国人自古便是智慧的、勤劳的。春耕除了是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更预示着丰收的年景。俗话说:“一年好景看春耕。”

自农历二月以来,郑州人所绘制的一幅幅“春耕图”,已经让这座城市生机盎然。而作为城市外宣品牌的WhereZhengzhou,更是将这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美好瞬间用双语定格,向全世界展示中原文化的魅力。


春分遇见世界诗歌日

古诗人再现诗意郑州

万物生长、沐浴春晖,在诗意的春天,传统节气春分与诗歌日相遇,让这一天变得更加与众不同,WhereZhengzhou策划推出了“当春分遇见世界诗歌日”长篇双语文图音频内容,在郑州出生和生活的古代著名诗人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胡令能等逐一“亮相”,在这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的时节,向全球受众讲述郑州的诗歌文化和诗歌梦。

中外网友积极分享讨论;海外华人社群、国际华人社群等分享转发点赞;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驻冰岛外交官等中国驻外大使、参赞、外交官也纷纷点赞转推。


郑州外籍少年献礼春分

外籍专家讲述郑州故事

频繁摘奖的“老外带你看郑州”系列短视频栏目,在今年推出全新的“郑州老外朗读者”特别专题。“春分”篇里,来自马来西亚的少年Mark(中文名:徐冬儿)、来自美国的少年Carlton Jackson用中文朗读散文节选《故园春》,让国际友人更加深入地感受领悟中华经典诗文,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审美素养,从而传递好中国声音、传播好中国文化、阐释好中国思想、展示好中国形象。
随着郑州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郑州。他们徜徉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旅游、留学、工作、安家……郑州以更开阔包容的姿态接纳世界面孔。外籍专家Daniel出现在了“老外带你看郑州”系列短视频栏目里,用鲜活的故事讲述郑州情缘,国际化的视角展现了郑州形象,在海内外社交平台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科技“绘”出春耕美图

助力郑州农耕现代化

WhereZhengzhou通过海内外媒体矩阵推发“郑州春耕图”双语长篇及短篇推文、音频、海报,并以图文形式展现郑州中牟县、新郑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巩义市的广阔田野中一幅幅“春耕图”画卷,展现生机勃勃的春耕春管的生动景象。田间地头,无人机飞来飞去,喷洒农药、肥料,已经成为麦田里的常事;温室大棚里,蔬果幼苗茁壮成长,农技人员手把手“传经送宝”……

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点赞转推“郑州春耕图”双语短篇推文


郑州春日美图美文

文化、美食齐上阵

策划推出《讲述“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珍宝郑州相会》长篇双语文图音频内容,通过来自四大文明古国的文物讲述悠久的“大河文明”;WhereZhengzhou通过海内外媒体矩阵策划推发“可以吃的郑州春天”双语推文、音频、海报,详细介绍了香椿、荠菜、白蒿三种春日应季野菜。

“这些文物太美了,真希望可以现场参观!”“中国美食果真要看郑州,原来美丽的花朵和不起眼的植物都能成为餐桌上的时令美食!”在各大平台上,中外网友纷纷留言发出感慨。全网浏览量不断创新高,在海内外社交平台成为极受“宠爱”的作品类别。

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忙碌的身影在田野里来回穿梭,春风吹绿了麦田,阳光洒在劳作者的身上。有人说,中国的乡村是最美的,美在耕种者脸上流淌的汗水和笑容,洋溢的勤奋与希望。

WhereZhengzhou编辑部总结呈现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WhereZhengzhou

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员会宣传部官方正观号

+ 关注
查看更多文章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