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经济",成为热搜词。经济是"拼"出来的吗?相信企业家或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会说这个话,特别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

经济增长,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哪一个是"拼"出来的?民众收入锐减,手中无钱,怎么消费?民营企业家对未来一片茫然,怎么会投资?外部产业脱钩断链加剧,出口怎么搞?

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国内不少学者是乐观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编写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近期也表示,"5%是2023年中国GDP增长的一个底线"。

2023年1月6日,"2023财经中国V峰会·创新的力量"线上举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主旨演讲指出:"中国经济在2023年持续复苏是大概率事件"。他说,"近期,多个国际机构纷纷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速度,30多个机构预测的平均全球经济增速仅为1.4%,与我们所预测的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差约4个百分点。这将使中国投资的收益率明显高于世界的投资收益率。"刘元春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他把国际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与中国学者对国内经济增速的预测,简单地放在一起对比,得出中国投资收益率高的结论。这明显不合常理,当然也不可能有说服力。

地方都在忙换届。各类预期增长指标逐步披露出来。万亿GDP城市,见诸报端的有:郑州、长沙分别是7%、7%左右,合肥、福州分别是6.5%以上、6.5%左右,济南、青岛分别是5.5%以上、5.5%左右。河南省17个省辖市,最低的安阳市,增长目标为6.5%,多数省辖市为7%-7.5%,南阳市为"保8%、争9%"。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预测经济增长指标不难,高一点低一点,都有一定依据。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设定高一点或低一点的经济增长指标,都无可厚非。过往经验证明,在中国这样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推动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下,一个县、一个市甚至一个省,在宏观经济中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实现局部的高增长甚至超高增长。

问题不在于设置多高的增长指标。2022年,我国年初确定的预期增长指标是5.5%,现在看来,能达到3%,就谢天谢地了。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经济之外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如2022年"层层加码"的过度防疫导致的百业萧条。至于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会是什么样子,结果又当如何,关键是要看到潜在的、可能极大影响经济发展成效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一句话,中国的2023年度是非常规的,经济增长的难度和压力是空前的。

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思考、研究和谋划如何突出重围,实现较好的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如何应对疫情爆发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如何应对和顺利度过国民的信任危机,如何改善大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如何缓解乃至破解拉低经济的"三重压力",如何应对国外产业脱钩断链加剧的挑战,如何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经济风险。

(一)如何应对疫情爆发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疫情对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影响极大。202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5.1%,明显低于疫情前2013-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的年均实际增长率。我国从去年12月7日调整防疫政策,到2023年1月7日,新冠疫情海啸爆发了一个月,病毒传播感染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人群之多、比例之高,超出了所有新冠和传染病专家的想象。我们碰上了千年未有之大疫情、大劫难。国家卫健委曾在去年12月21日估计,全国累计感染人数已有2.48亿,感染率为17.63%。有关方面综合推算,截止2023年1月7日,全国奥密克戎感染率为70.52%,感染人数为9.92亿。按目前情势推测,春节后第一波感染结束时,全国感染者可能超过80%,达到12亿。

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如此规模庞大的人群被病毒感染,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可以想象。专家预测,还有可能出现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传播,还有病毒感染阳康后出现的后遗症。总之,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多大的冲击和影响,还难以预料。预测2023年经济增长,推动2023年经济发展,都要充分考虑疫情爆发这个非常规因素。

(二)如何应对和顺利度过国民信任危机。

我国这两年特别是2022年防疫中的粗暴行为、违法行为,对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形成重大冲击,对党和政府形象乃至整个国家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已构成公共信任危机。2020年,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中国在2022年之后会爆发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这个危机不仅包括企业之间,金融业之间,甚至包括国与民之间的信任"。事实的确如此。现在的群众,对基层政府不信任感增加。防疫中一些基层政府纵容执行人员,打着防控的旗号,胡作非为,用最小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为难群众,伤了群众的心。政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群众对部分专家更加不信任。有的专家为了一己私利,颠倒黑白,释放错误信号;有的专家在防疫中丧失科学精神,崇尚权力,做了"墙头草"。

人无信则不立。国家也如此。如何解决社会信任缺失问题,重拾民心,是不容回避的重大任务。如果民众不信任政府了,政府所有促增长促发展的意向和政策,还有社会号召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吗?!

(三)如何改善大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要以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为前提。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重要载体,所以,供给端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和企业家的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要求:"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态度与决心不容置疑。如何将中央精神转化为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还要做很多工作。

2023年1月6日,"中国梦杯•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2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办,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当选"202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识的企业家没有害怕困难的,但是怕没有信心。这个信心的重建,一方面来自企业家本身的坚韧不拔,更加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大环境要变得越来越好。" 俞敏洪的看法,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显而易见的是,目前的"大环境"还不行,还不足以给民营企业家注入信心。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如果民营企业家没有了信心,他们会选择用脚投票。如何改变"大环境",或者说让"大环境"对民营企业家更加友好,是关系国民经济能否向好的大问题。

(四)如何缓解和破解阻碍增长的"三重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我国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2020-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平均实际增长仅为4.4%,居民消费亟待恢复。另据统计,去年1-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0.1%,其中10月、11月同比分别下降0.5%、5.9%,这反映了需求不足,增长乏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企业比重为56.3%,比上月高了15.5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4.6%和43.9%,低于上月3.2和2.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企业比重比上月高了10个百分点;商务活动指数降至39.4%,比上月低5.7个百分点。综合研判,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开始出现"倒奶杀牛"现象,主要原因是养殖端奶牛和牛奶供过于求,且生鲜乳交易价下跌逼近成本。有牧场表示,养几十头奶牛,一个月要亏损几十万元。在看不到行情好转的情况下,养殖户只能杀奶牛卖牛肉止损。破解"三重压力",是一个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科学研判,尊重规律,尊重常识,找到解决的办法。

(五)如何应对产业脱钩断链加剧的挑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通货膨胀等各种因素交织作用下,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对我国扩大开放形成挑战。个别西方国家构筑"小院高墙",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对半导体产品相关设备和人员实施前所未有的限制措施,推行"友岸外包"和供应链去中国化。2022年8月,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将斥资2800亿美元,其中527亿美元用于支持国外先进的芯片生产企业在美国建厂。美国还提供巨额补贴和财税支持,前提条件是这些企业在接受美国政府的财税补贴之后10年之内不能对中国进行投资,也不能对中国原有的投资进行扩建。遏制中国发展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也发生某些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一些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对外转移。我国一些地方防疫带来的封控,也给一些跨国公司人员跨境往来、供应链稳定运行带来一些冲击。

要积极应对产业脱钩断链加剧的影响和挑战。当前我国外贸公司普遍订单严重下滑,春季对美订单下滑40%以上。美中贸易总额每年7000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5000多亿美元,每年对美贸易顺差3000多亿美元,占了我国每年外贸总顺差的绝大部分。如今对美出口下跌40%,对美贸易顺差也会相应减少40%左右。生产这2000多亿美元的外贸企业,会因为失去订单而倒闭破产或大量裁员,还会波及到与之配套和服务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和商家。应对"脱钩断链",我们应对的最好办法,就是自立自强,坚持创新的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落到实处。

(六)如何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经济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重点防范"优质头部房企风险"、"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简要说说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

头部房企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业的流动性危机加剧。2021年,我国境内债,民营房企占比从2020年的62%,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1%。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6日,约有40家房企完成债券展期,总金额约为1505.3亿元。防范"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支持头部房企债务展期。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债券市场共涉及境内外债券162只违约。金融机构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支持房企。要进一步强化"保交楼"政策。目前"保交楼"政策推进缓慢。以郑州为例,2022年9月提出"保交楼"以来,计划分两批筹款210亿帮助157个项目复工,截至12月底,仅有12个项目获得资金批复。要多策并举,帮助优质房企度过难关。取消不必要的需求限制,减少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约束和阻碍;降低购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通过发放购房券、购房补贴、契税补贴,促进购房消费;支持人才购房落户,挖掘人口红利,释放房地产消费需求。

关于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截至202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万亿元,加上纳入预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债务余额20.89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余额46.5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45.8%。而根据中诚信国际估算,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在45.4-51.6万亿元。一般认为,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但隐性债务风险极大。2021年以来,由于疫情导致各地经济财政实力恢复进度不一,部分地区依然承压,偿债能力受到制约。特别是各地城投出现严重的债务偿还压力。预计2021年我国各地城投公司有息债务余额高达60万亿。财政部已表示,不承认城投债是地方债,中央采取不救助原则,"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于是,人们看到,各地出现了不同的"抱孩子"方式。贵州遵义用的是展期20年,云南昆明把利息周期从季付改为年付,还有的省份让基层公务员贷款后借给城投还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要有更多合理合情合法的办法。

特别要看到,造成大量的普遍存在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源,是地方官员追求政绩导致的过度投资。这是体制之殇。这个问题不解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就没有尽头。

展望未来,有许多经济的、非经济的、超经济的障碍物横在面前,构成无形的"地雷阵"。看到雷区,想方设法,排雷清障,所谓的"增长预测"和"目标设定"才有意义。还是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里引用过的苏轼那句名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我们看到了困难,就不再惧怕困难,要众志成城,挖掘潜能,挑战极限,争取突出重围,在年度经济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23年1月8日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