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感染新冠会更严重吗”“阳过一次后多久可能再阳”……连日来,随着国内新冠感染者大幅增多,网络上关于“二次感染”的讨论也备受关注。
一些网友态度乐观,认为“迟早要感染,不如早阳早好”;也有网友认为,新冠会造成反复感染,“最好在爆发期内自我隔离”。
针对大家关心的“反复感染”“感染加重”等热门话题,感染科专家进行了解答。
通常来讲,新冠二次感染(再次感染)是指一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康复之后又再次被感染的情况。
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以下简称奥密克戎),会导致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仍有二次感染的可能。
专家指出,出现二次感染或者重复感染,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
自体原因
病毒原因
今年四月份就有外媒报道,西班牙一名医护人员在短短20天内二次感染新冠(不同毒株),这被认为是新冠暴发以来两次感染时间间隔最短的一次。
看时间
看病毒量(病毒量越低,CT值越高)
专家认为,确实有些传染病感染后,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不会轻易再感染。但新冠病毒不会终身免疫,且不同毒株导致感染多次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
研究发现,在感染270天后,对于预防再次感染不同变异体的保护力分别为:阿尔法毒株90.2%,贝塔毒株85.7%,德尔塔毒株92%,奥密克戎毒株56%。
显然,与德尔塔及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更容易导致再次感染。不过,尽管如此,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仍旧很低,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近日表示,在11月份,香港本地社区确诊个案中,约4%疑为“二次感染”。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获得针对该毒株的免疫力一般可持续半年以上。
一组来自前文提及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指出,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前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明显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另一组来自《自然医学杂志》。研究表明,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有3类人较容易反复感染,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差的人群。
多重因素包括病毒数量、病毒浓度、病毒活性等。通常,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量、病毒浓度和病毒活性与其传染性成正向相关。
治愈的新冠确诊患者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后,仍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接种疫苗、佩戴口罩、保持1米的社交距离,以及尽量避免处于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室内空间,仍是防止反复感染的有效方法。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增加营养,尤其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再次感染的风险,以及感染后的症状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包括变异体的变化、疫苗接种情况和既往的身体基础情况等。 确实有小部分感染者再次感染后风险更高,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需要太过担心再次感染后症状加剧的情况。
受访专家:万谟彬 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来源丨生命时报

郑州科技馆
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