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在住有所居上持续用力,全面推动棚户区住房、农村危房改造取得实质性成效,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随着国家步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窗口期,大量农村转移人口所带来的新市民、新青年等群体“住房难”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新形势下的住房“新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近两年,农发行河南省漯河市分行紧紧围绕漯河经济发展大局,顺势而为,深耕跟进,以支持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业务战略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大力拓展中长期信贷业务,助推全市城乡融合发展。
组织“推动”。针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公益性强、投资额度大”的特点,该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县行都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金融服务小组,大员上阵,靠前指挥,特事特办,高效运作。建立立体营销体系,对区域性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由市分行提出营销意见,县支行负责营销;对全市中大型建设项目,实行市县两级行联合营销,形成了职责分明、分工协作、联动互动的营销机制。
部门“互动”。该行在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通力协作。项目前期与市城投集团主动对接,从对项目区域情况的调查摸底,到拟定项目购置改造实施方案,该行办贷人员全程参与,确保项目从一开始就能按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和制度规范运作,不走弯路;项目中期加大与市政府及土地、规划、财政等部门的合作力度,确保项目手续完备,避免反复误工;项目后期保持深度沟通,落实贷前条件,商讨资金支付方案,并积极向地方监管部门汇报,加快实施进度。
三级“联动”。省市县三级农发行联动,所有参与人员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对每个环节都进行细致、准确把关。特别是省分行领导和有关处室,为办贷适时给予具体、有效的政策指导及技术支持。同时,坚持严格管理,搞好风险防控,提升办贷质效。在办贷的过程中,从省分行到县支行,从调查评估、审议审批到落实条件、贷款发放,始终都坚持了既要积极支持又要合规办贷的原则。尤其注重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对项目资本金、抵押担保、资金支付、账户开立等方面更给予重点关注,确保各项贷款条件合规合法,风险可控。坚持办贷流程,严格按制度规定操作。在办贷的每一环节、全过程,该行坚持做到立足早、突出好、力求快,坚持做到不减少办贷流程,不逆流程操作,不放宽条件,确保整个项目贷款流程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
成效“驱动”。2021年以来,该行累计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3个,获批中长期贷款16.6亿元,已累计投放实施13.58亿元。随着项目的实施落地,共购置市场现有10栋单体楼、总建筑面积约55万㎡,在进行装修及水、电、天然气的全方位改造提升后,可直接转换为197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投入市场。此举有利于高效解决新青年、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难题,加快入住进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使得新市民新青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有力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了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该行通过支持项目建设,优化了贷款品种结构和客户结构,实现了中长期贷款业务的强劲增长,内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彰显和提升了农发行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的品牌形象。
(张金合 曹鹏飞)
农发行河南省漯河市分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初见成效

分享至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