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河山——位于河南西部灵宝东南的崤山腹地,地貌千姿百态。由四山、三岭、三沟、四面坡组成。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口感清甜的优质苹果。
大山里的果农师傅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着,他们黝黑的面庞、强壮的肌肉、粗糙的双手,无一不是新时代农人的完美写照。离开城市的内卷,师傅们的笑脸,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八十年代刘师傅就在寺河山当地开班的培训班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如今管理着100多亩果树的大型果园。刘师傅的果园位于两道山梁中间的沟底,沿着小路前行,果树就种植于两侧,随手可得。

经过多年的改良,如今的苹果树已经矮化种植,树冠更加宽大,光照更好。寺河山平均海拔800米,昼夜温差大,土质天然富硒,非常适合果树的生长。

果园全部采用有机种植,遍布黑色管线,通过管线智能化为果树供给有机肥和水分。地面种植黑麦草,黑麦草是果虫天敌的优质口粮。天敌多了,果树的病虫害自然就减少了。

刘师傅喜欢钻研新品种,前几年从国外引进新品种青苹果试验种植。青苹果口感脆甜似香梨,并且不套袋生长,日日接受寺河山的水、风、阳光与空气。

李师傅常年在广东打工,家里的果园一直由父亲打理,这些年随着寺河山苹果种植业的发展。李师傅带着自己的广西媳妇回到家乡,帮助父亲一起种苹果、卖苹果。

承包的果园大了,每到秋季收获,村里的姑姑婶子都来帮忙,同时也能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乡村里平凡且珍贵的时光。

王师傅并不是寺河山当地人。30多年前,一家从陕西来到“投奔”朋友,后来干脆留在这里。村里分土地时,由于王师傅到的比较晚,分到了一片山上的“石头地”。

石头地不适合种粮食,于是王师傅尝试在这片地上种植苹果。春来暑往,王师傅的苹果终于长成,怀着忐忑的心情,吃了一口居然特别的甜。

后来才知道由于地势较高,强烈的日照和昼夜的温差,给了苹果更加充足的营养,误打误撞王师傅成了寺河山远近闻名的果农。

寺河山方圆百里,一片片果园,一户户小家,城市里有灯火繁华,这里有温暖安逸。
回到乡村,莫名的心安,这里的一切都是安全感。果农师傅们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和乡土一起。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