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刘小瑞 白小宝 文/图


明末清初,中原战火频仍,千年古刹少林寺屡遭兵火,为免遭涂炭,武僧鲁孝怀揣一套拳谱秘笈夤夜出逃,隐姓埋名于山东省泰安县香园寺,晨钟暮鼓,黄卷青灯,清净度日。某日为一帮歹人欺侮,鲁孝忍无可忍被迫出手,双拳压、钩、抄、抛,双腿腾、滚、扫、弹;上下相随,步随手变,刚柔相济,打得歹人哭爹唤娘,抱头鼠窜,惊得香客目瞪口呆,寺内僧侣方知鲁孝身怀绝技,深藏不露。鲁孝自述其拳法为罗汉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鲁孝经过慎重考察,把罗汉拳传给了山东鱼台县伯夷村的许然,许然单传五代到了玄孙许留风。清朝嘉庆三年(1789年),罗汉拳第六代传人许留风将此拳传至河南省获嘉县东古风村人李国定。李氏家族200年潜心传承,中牟罗汉拳第十一代传人赵青山(1884-1955)从东古风村学得此拳,清末民初应邀将此拳传于中牟县万滩镇毛庄村,自此罗汉拳在中牟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至今在毛庄村已有序传承五代人。

子承父志,自筹资金创建武馆义务授徒

岳小全今年56岁,中牟县万滩镇毛庄村农民,是罗汉拳名师岳振南之子。为弘扬传统武术,传承罗汉拳技艺,多年来,岳小全继承父亲遗志(岳振南于1999年9月17日去世),一直坚持义务传承罗汉拳,造福民众。农忙时他白天种田,晚上教拳,周末他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坚持训练,走出一条文武双修之路。

岳小全累年搜集整理保存了罗汉拳拳谱、书籍、资料、传统兵器,为罗汉拳的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他广泛收徒传艺,扩大传承教学,自筹资金8万元,建立了社会传承基地,购置武术器材,建造罗汉拳武馆,供学员练武使用。  

2018年成立获嘉罗汉拳协会中牟分会,岳小全被推选为秘书长兼会长,2019年至今,岳小全应邀到万滩镇第一中心小学传承教学,成为该校传统文化特色课教学老师。

岳小全获得2019年“中武杯”第四届中国南太行国际武术节同盟山誓师大会名家展演金奖,其弟子荣获2020河南广播电视台“童星闹新春”少儿春节晚会“最佳表演奖“、郑州市第八届运动会县(市)组集体基本功比赛第三名等荣誉。一直以来,岳小全以自己崇高的武德和高超的技艺,得到社会及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岳小全以演促学,平时积极参加传统节日和各类传统文化展示展演活动,他们团队已成为中牟县、万滩镇以及毛庄村一张绚丽的文化名片。《毛庄罗汉拳》被中牟县人民政府列入中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毛庄罗汉拳社会传承基地被评为中牟县优秀社会传承基地,岳小全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精忠报国,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岳小全的父亲岳振南(1913.3-1999.9),中牟县毛庄罗汉拳第二代传人。据岳振南徒弟王富喜(中国武术七段)2016年11月撰文称:师傅(岳振南)中华民国十七年在师父赵青山带领下和师兄侯殿臣一起入冯玉祥部,成为石友三第十三集团军手枪旅武术连战士,主要是为冯部培养中下级军官。岳振南当时主要学习少林拳和许昌张茂林老拳师所传查制洪拳及扶沟拳师杨振山(任武术连连长)所传实战手法。师父最拿手的是单刀、穿林梢、对练和五虎群羊五人对练,特别是穿林梢和五虎群羊对练。演练时常获得满堂喝彩,军长师长对师父奖励有加,夸奖师父功夫造诣颇深。

岳小全回忆说,从15岁那年以后,父亲一边教自己学武,一边给自己讲述在部队的抗战故事,“我父亲的师傅是河北人,爱国武术家,他推荐我父亲投身革命,因为武功好,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手枪旅武术连。”岳小全说,“我父亲参加过济南保卫战,他们连最后只活下来4个人,我父亲,杨连长和另外两个战士。父亲说他们当时挖战壕用的就是随身背的大刀,后来我父亲又被派去给吉鸿昌将军当了几年警卫。”

解放后,岳振南回到家乡,先后在中牟县域毛庄、孙庄、娄庄、李显吾、草场等村开场义务授徒数百人。

今年68岁的白老正17岁拜师岳振南,偷学罗汉拳等武功,“因为当时师傅身份不好(右派),我和七八个师兄弟都是晚上吃罢饭后,偷偷溜到师傅家学武,我们不敢在院子里练,只能在屋子里,师傅家住的是瓦房,当时还没有架电。我们都是点着‘洋油灯’练习。”白老正回忆说,“师傅教拳很严,我们中场不能休息,都是练到通身是汗,练到浑身无力,才能回家睡觉。”

毛庄村今年60岁的白松山、58岁的白玉民、56岁的侯小安几乎同一时间拜师学武,岳小全的家俨然乡村“精武馆”,岳振南是名副其实的“右派教头”。“师傅白天在村里打扫卫生,冬天赤脚到黄河边割芦苇,晚上从不耽误教我们练武,给我们讲岳飞传,讲岳母刺字,讲岳飞精忠报国。所以我们从学武那时就知道,习武不但强身健体,还要保家卫国,一旦国家有难,我们毫不犹豫就冲上去。”

记者查看岳小全出示的岳氏家谱记载:岳小全系岳飞五子岳霆第三十二世孙。《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今河南省汤阴县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岳飞五子岳霆为岳飞第二任妻子李娃所生,初名岳霭,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岳飞和岳云在风波亭遇害时,岳霆才3岁,随母李娃流放。《宋史·岳飞传》:“霆,修武郎、閤门祗候。”

毛庄罗汉拳武馆按照岳小全的构想,正面墙壁悬挂一张岳武穆的画像,旁侧一张“岳母刺字”像,南墙一幅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岳氏先祖精忠报国,不惜以身赴死,留名千古。到了我父亲这一辈,为了抗击日寇,远赴前线,奋勇杀敌,不惜以身许国。我生在和平年代,但却不能忘记国家被外敌欺负的历史,而且我也要让我的弟子们记住历史。”岳小全说。

文化遗产,“武林风”又绿“黄河岸”

“我们从小光屁股就跟岳师傅学打拳了。”毛庄村村支部委员白海永回忆说,自己在八九岁时,就跟着岳小全学武了,“男孩儿女孩儿都有,大人妇女也有。我们放学后不回家,直接就到武馆练武,那时候武馆在岳师傅的老宅,在毛庄村北。”白海永说,“或者是晚饭后,星期天,节假日,我们成群结队集结在武馆里,扎马步、压腿、前空翻、后空翻,反正都是少林武术的基本功。”小学毕业后,白海永和同学们有的去镇里上初中,有的进县城上初中,跟岳小全学武的时间渐渐少了。

白本固今年91岁,论乡亲辈分,岳小全叫白本固为叔,但在师门,白本固当为岳小全的师兄。

白本固自述8岁开始拜岳小全的父亲岳振南为师,初学有大洪拳、小洪拳、通背拳、连环拳等。白本固回忆说,解放前毛庄村只有一户人家盖了三间瓦房,其他村民家全是蒲草房顶土坯墙。“有个游方的看地先儿路过毛庄,左看右看,最后说俺村地气儿太薄,盖不起瓦房,更住不起高楼。”白本固说着笑了出来,“你看现在俺村,谁家盖得不是两三层高的楼房,日子过得舒心,练武练得得劲儿,你看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兴致来了锅碗瓢勺锄把桑槎都是兵器。戏不离口,弦不离手,五八年大跃进那会儿我都没中断过练武。”

毛庄村11个村组,3000多个村民,其中一半以上练武,方圆三里五庄流传一句民谣:“喝喝毛庄水儿,大人小孩儿都管伸伸腿儿(学武练武)。”

“现在俺村在星期天、节假日,孩子年龄小的家长送,年龄大的自己来,孩子们都很自觉。练武时师兄弟、师姐妹互相切磋、共同进步,习武风气很好。”岳小全表示,“我们不但要传承中华武术的套路和技法,更要把尚武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一代一代往下传,生命不息,传承不止。”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