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杨

(作者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来源:中国网

诗人,一定是个有情怀的人,一定是一个注重情感、人文精神、关注现实生活、以“诗言志”的文人雅士。我知道的王留根就是这样一个人。

王留根何许人?或许你不认识他,但是如果你听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那首动听悦耳的《书香天下》的歌曲,那我可以告诉你,他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爱从历史深处表达/薪火相传的文化/文明浸润的厚土/生生不息秦砖汉瓦……”他是当代作家、诗人、教书育人的师者。出版过《雪域天堂》《路通天外》《书香天下》等诗歌、文集专著。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手工艺发展委员会委员、书香天下品牌创始人、书香天下国学艺术学校创办人。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王留根先生出生在中华文明腹地河南。与生俱来的爱好就是读书写作舞文弄墨,作为一个诗人他在人性的高度,在人文方面、社会方面、人性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追求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充满人文关怀的爱心。他以极具个性的诗学观和特立独行的美学标准,在诗歌这片荆棘丛生的土地上,经年累月的深耕细作,硕果累累。他的诗作颇具杜甫胜赞孟浩然时所说的“清诗句句尽堪传”的大家风范。记得博尔赫斯在谈到诗歌的艺术魅力时说:“每一次读诗都是一次新奇的体验。每一次我阅读一首诗的时候,这样的感觉又会再度浮现。”读留根先生的诗,我便有这样的感觉,他以平中见奇不饰刻意雕琢的诗性语言,直接把诗歌写进了读者的内心。

伟大的诗人,从来都是时代的书写者和诗歌艺术的表达者。他们在用诗歌书写时代的同时,从不缺席表达自己的内心,并且将自己内心里流淌着的一腔热血,化为不朽的诗歌,镌刻在历史的长廊之上,长留在岁月的长河里。俄国著名诗人勃洛克说过“诗人的职责要求诗人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了揭开外部表面的覆盖,开掘精神的深处,诗人必须摒弃世俗世界的一切羁绊。”勃洛克在这里所说的“开掘精神的深处”正如同留根先生在写诗的时候,始终坚持要把诗写进读者和自己的骨子里,字字千锤百炼、句句炉火纯青,融哲思与精湛于一炉的理念相通。因此他的诗让人读起来便犹如行云流水,体现出诗人的才情和自由奔放的勇气。

“诗成不管鬼神泣, 笔下自有烟云飞。”他的诗本着人文关怀精神,用文字来抒发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和见解。闻一多曾把古人概括中国诗学的核心即“诗言志”中“志”解释为“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我想对于一个诗人而言,如果脱离了“怀抱”,单纯的“记忆”和“记录”是无法架构起撼动人心的经典诗作的骨骼的。为什么那些经典不衰的诗词总能留给历史永恒的回响,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如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等等。这些经典诗句之所以能够穿越时空直击人心,无一例外是因为他们来源于有怀抱的书写,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诗人崇高深切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读留根的诗你也能感受到这样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

留根先生的这种浓浓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在他热心教育,执着的为传播传统文化呕心沥血,倾其所有,他秉承兴亡继绝,负薪构堂信心,抱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因为弘扬国学、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国学课堂是他倍感自豪的地方,虽然没有鲜花,却拥有满园的桃李芬芳;没有掌声,却赢得尊重与赞赏;没有金钱,却拥有孩子们心灵的阳光!他播洒着期盼,收获着成功的喜悦;播洒着文化,收获着社会的文明。即使你是一丝春雨也要滋润更多的小草;即使你是一片树叶也要遮出更多的绿荫;即使你是一缕阳光也要温暖更多的心灵。我们看到他对于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无怨无悔。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是他一生的追求。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他也会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下去。

王留根是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认定了写诗和传承文化,他就会有一股“行到水穷处”的耐性恒心,当然我也相信他能收获到“坐看云起时”的优哉游哉。有情怀的人总是浑身充满阳光和诗意,以一颗淡定的心坐看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精彩的人生还会有更美妙风景等着你。

特此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