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建利/文
黄岗寺荆姓人家,明初,荆氏先祖系山西太原府平定州桑掌坡人氏,洪武三年入籍于郑州里仁街。终因黄岗寺林壑优美,河水清流,环境宜人,其后人遂繁衍于此。
荆氏族人垦殖荒地,兴修水渠,高筑寨墙,修缮寺庙,建造祠堂,数代人的艰苦奋斗,把黄岗寺建成了与县城遥相呼应的繁荣之地。因村中修一寺庙,寨门横额上书“黄岗寺寨”,村民遂称黄岗寺至今。
郜姓是村中第二大姓氏。最初,郜姓人家居住的地方并不是黄岗寺,而是一个名叫“郜家台”的地方,在黄岗寺西南,即今南水北调南边显圣寺西现在的郜氏宗祠一带。
据郜姓人说,郜姓同样受明初大迁民运动的影响。初到郑州,郜姓仅有兄弟二人,其先人为人性情纯朴敦厚,善待他人,托付管家买田置地金水河西岸。管家为人外忠内奸,表面奉承,暗地勾结外人,从中牟利,认准君子可欺,有辱主托,携款夜逃。郜姓先人兴高采烈地拿着地契,来到这个后来叫做“郜家台”的地方,才发现被无耻下人蒙蔽欺骗,花了很多钱,却买了片干旱少水的贫瘠土地。
由于钱财两空,郜姓人家一度陷入生活困境之中。守着土地,却因土地贫瘠,一直长不出好庄稼,郜氏祖辈贫困,人马不旺。郜氏人家没钱添砖加瓦,世世代代住在“郜家台”下面的土垌里面。清代时大雨连绵,多次洪水泛滥,有一天窑洞坍塌,受毁严重,郜姓人家经过集体商量,集体迁往“郜家台”东北的黄岗寺村。
离开祖地“郜家台”是先人难以割舍的决定。这当间离不开朋友的多次劝说。郜家先人和黄岗寺荆姓关系十分融洽。郜家守着贫瘠土地难以过活,所以多出手艺人。郜姓人家自强不息,外出打工,附近乡民办红白喜事,有求必应,守信必到。
郜姓有一先人名曰郜磙,与黄岗寺村中荆氏三门中一人结为义弟。最初的时候在其家中担任酿酒掌作,由于经验丰富,技术扎实,深得赏识结为弟兄。两个人同心协力,酒业久经不衰,日渐发达。这个郜姓人家,由此家业渐兴。
郜姓人家后世又习木工、铁工技艺,且承家训勤俭持家、和睦乡邻,先后置地十余亩,宅院三座,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已历十余代,近二百人。
郜国瑞于民国三十一年带长子郜金堂、次子郜坤领定居荆胡村,三子郜洪儒(遂领)留居黄岗寺村。荆胡村荆姓人家是黄岗寺外出迁民。迁民原因是和该村的荆姓人家关系密切,为了适应长期工作,来回方便,接受邀请居住那里。
郜氏族人多手艺人,以木工、铁工为主,辅以农耕。其木工、铁工技艺精湛,誉传百里,徒弟颇众。清末民初,黄岗寺集市远近闻名。郜姓人家打造出来的农具十分受远近乡人的欢迎。制作出来的家具,成为当时谈婚论嫁时的首选物品。光绪年间,黄岗寺村“玉祥板店”远近闻名,主营农村房屋建造工活,打造木轮大车、胶轮大车、纺花车,织布机、农具、家具,兼营打棺材。
荆氏祠堂碑刻中,乾隆四十年碑文上有郜氏先祖郜大有(泥水工),宣统三年碑文上有郜氏先祖郜玉祥(木匠),因参与修建宗庙而留下名字,可佐证郜氏先祖与荆氏先祖,在长期相处中的融洽与和睦。
郜氏宗祠最早建于宣统三年(1909年),十分简陋,只有一间草房。新中国成立后,郜氏宗祠移址到郜文成宅院,直到2010年,黄岗寺都市村庄改造拆迁,现移址在荆氏宗祠西二百余米,渠南路北侧、与郑州少林显圣寺相邻。
如今天下太平,国家兴旺,人民幸福,郜氏族人生活富裕,不忘先祖,两次搬迁,在旧村遗址“郜家台”修建郜氏宗祠。郜氏先人终于“魂归故里”。郜氏宗祠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路经过客,无不赞叹不绝。
笔者随记
记忆中的郜氏族人,由于居住黄岗寺较晚,聚集区在寨墙东南的临着寨沟里的绿树浓荫里。幼年时穿寨翻沟,天天经过那里。上世纪八十年代,聚住区的对面曾经搭过戏台,唱过大戏。笔者家在“后地”,东南邻居家就是郜姓人家,那家闺女叫郜瑞花,是位音乐老师。后来新家搬至黄岗寺“实验田”一带,我家的邻居是优秀共产党员干部郜炳彦。郜炳彦的夫人叫荆保荣,是我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他们一家为人和善,睦邻友好。我还有一个同学,叫郜二霞,家住郑密路东边。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忘记叫什么了。村干部中有几个郜姓干部,勤政爱民,村民中口碑颇佳。
郑州乡土文化家园
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