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中共河南省委社会工作部、中共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新密市人民检察院联合郑州市金水区青荷橄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走进新密市伏羲山学校开展“一件棉袄”志愿服务暖冬捐赠活动。中共新密市委社会工作部、新密市民政局、新密市教育局、爱心企业中国平安社区金融服务部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新密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玲玲出席仪式并致辞。她表示,检察机关始终将未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不断探索“司法保护+社会协同”的未保模式,持续加强司法保障,整合社会资源,为孩子们营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随后,检察官与各单位代表一同将精心定制、厚实暖和的棉袄逐一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当孩子们穿上新衣,脸上绽放出纯真笑容时,现场的温暖驱散了窗外的秋寒。这份“暖”是物理上的御寒,更是心理上的被看见、被惦记、被关怀。

捐赠仪式后开始“送法进校园”,新密市人民检察院的法治课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面对这群正处于认知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检察官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以案说法”,将晦涩的法条变成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入耳入心。当讲到“家庭保护”时,一个孩子高高举手,提出了一个埋藏心底的疑问:“检察官老师,如果家长打孩子,算不算犯法呢?”这个大胆而真切的问题引起了全场的专注。第一检察部主任黄利朋首先赞扬了他的勇气,随即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言,解释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明晰了家庭教育与暴力伤害的界限。这一刻,抽象的法律化为具体的答案,不仅回应了个体的困惑,更让“我的身体不容侵犯,法律保护每一位未成年人”的信念深入人心。这堂课如同一颗火种,点亮了孩子们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道路。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模式。在孩子们接受法治熏陶的同时,一场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同步开展,郑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李晓芳老师为在场的家长剖析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提供了科学的亲子沟通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这种“孩子+家长”同步教育的模式,实现了保护关爱的闭环,将保护的节点从事后补救前移至事前预防。
此次“一件棉袄”活动是新密市人民检察院践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的务实举措。未来新密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发挥检察职能,推动“暖冬”行动从一项活动升华为常态机制,将关爱从物质帮扶辐射至心理疏导、就学帮扶等更广阔领域。以“检察蓝”守护“少年红”,新密市人民检察院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汇聚成守护未来的磅礴力量,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记者 薛璐 通讯员 岳丹丹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康迪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