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第十二期“商都故事会”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顺利举办。此次活动特邀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著名文化学者阎铁成,以《何以商都——中国商业发展史中的郑州故事》为题,带领观众回溯根植于郑州三千六百年城市文脉的壮阔商业史诗,共同探寻永恒的商都精神,汲取这片商业沃土的深厚滋养。

何以商都?这里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之一,是由“大国工匠”铸就的中国最早制造与交易中心;如今,它更是现代中国最具活力的商贸枢纽和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化大都市。三千六百年风雨跌宕,郑州为何能始终屹立于中国商业文明的舞台中央?故事会现场,阎铁成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回归这一关乎古都郑州发展的根本命题,从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等多个角度,系统梳理郑州自古以来绵延不绝的商业故事。

商高祖王亥仆牛远行,牵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业战争风云;郑桓公与商人质誓,铸就中国最早的商业盟约;商人弦高以十二头牛智退敌军,成就中国最早的商人救国佳话……一系列“中国最早”的传奇,承载着中华商业文明的演进历程,也让郑州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阎铁成特别强调,郑州的商业精神既源于先民“通商惠工”的古老智慧,也体现在近代豫商“诚信守义、敢为人先、坚韧务实”的品格之中。从流转的商代贝币,到呼啸而过的近代铁路;从狼烟四起的“中原商战”,到如今“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格局,这座城市把对“商”的执着与创新贯穿至今。伴随阎教授深入浅出的解读,观众们对郑州作为中国商业核心之地的历史与文化的认知愈发清晰全面。

“原来‘商人’不只是一个职业称谓,最早竟然是古老商部落族人的统称。”互动交流环节,反响尤为热烈,年轻观众们纷纷发出感叹。“没想到这片土地的商业基因竟然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一位老郑州人同样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经商人士,我见证了几十年来郑州商业的飞速发展,今天听完后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我们这个城市从古到今的发展感到骄傲、自豪。”

理解郑州的商业基因,不仅关乎历史,更决定未来。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激活文化历史遗产、迈向国际化商都的重要课题,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持续发挥城市文化地标作用,助力打造“商都、商业、商城”融合展示地,推动公众从文明源头理解城市发展脉搏,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智慧。
统筹:梁冰
编辑:许怡童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iPhone版
Androi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