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孩子哭闹不是无理取闹,是在说‘我需要关注’!”在经开区潮河办事处滨河社区近日开展的“童心守护・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现场,家长李先生拿着刚学到的育儿知识笔记,忍不住和身边家长分享感悟。这场由滨河社区联合经开区团工委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吸引了辖区50余组亲子家庭踊跃参与,温馨互动的场景里,笑声与收获交织,成为社区关爱儿童成长的生动缩影。

为让心理健康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活动创新采用“趣味互动+专业引导”的模式,精心设计了3大核心环节,让家长和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共同成长。心理绘本共读环节,志愿者化身“故事魔法师”,手持《我的情绪小怪兽》等经典绘本,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述故事,搭配时而模仿小动物、时而比画情绪表情的夸张动作,将“开心像太阳”“愤怒像火山”“难过像雨滴”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能触摸、能理解的形象表达。围坐成圈的孩子们听得入迷,不时举手分享“我生气时会深呼吸”“我难过时想抱妈妈”,在轻松氛围中学会识别情绪、表达感受。

情绪小课堂上,心理咨询师聚焦3~12岁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结合“孩子哭闹不止怎么办”“孩子输了游戏就发脾气怎么引导”等家长高频困惑,用真实案例拆解育儿难题。“当孩子哭闹时,先蹲下来共情,再陪他找解决办法,比直接制止更有效。”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带领孩子们开展“情绪卡片分类”游戏——孩子们接过印着不同表情的卡片,将“生气时可以去跑步”“难过时可以画下来”等管理方法一一对应,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情绪调节小技巧,家长们则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不时点头认可。

亲子游戏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情绪传递接力”中,家长用“比心”“拍手”等肢体动作传递“开心”“惊喜”,孩子则敏锐捕捉细节猜出情绪;“家庭信任拼图”里,家长负责找拼图碎片,孩子负责拼接,分工协作间,默契悄然升温。“妈妈,你递的碎片正好是我要的!”“宝贝,你拼得真快!”游戏间隙,亲子间的夸赞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不仅让孩子们在玩耍中释放了日常压力,更让家长在协作中读懂了孩子的需求,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这次活动只是开始,社区会把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做得更细、更实。”滨河社区负责人介绍,后续将围绕儿童心理需求,持续推出儿童心理沙龙、亲子心理工作坊等系列活动,邀请心理专家、教育学者定期坐诊,为孩子提供心理疏导、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经开区团工委志愿者也表示,将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专业优势,通过线上科普、线下陪伴等方式,为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注入更多青春力量,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关爱、助力成长的“心灵避风港”。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刘芳芳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