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新意、精彩圆满、影响广泛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后新闻发布会总结经验与收获

9月24日上午,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举行赛后新闻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委员,大赛执委会执行副主任、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同民介绍本届大赛取得的经验和收获。

坚持思想引领是赛事成功举办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的重要批示精神,为举办本届大赛、做好新时代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大赛全面落实“智慧高效、开放共享、公平公正、绿色安全”的办赛理念,聚焦建设制造强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民生需求,创新组织“赛、展、演、会、销”一体化活动,让大赛成为展示精湛技能、激励技能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实践平台。

高效的运行机制是赛事顺利实施的主要支撑。本届大赛构建统筹有力、高效协同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组织协调宣传、财政、公安、应急、审计等44个部门组建大赛执委会,统筹推进赛事筹办工作。执委会办公室集中办公,制定实施“1+15”工作方案,支撑赛事有序高效运转;坚持“省-市-区”三级联动,郑州市和航空港区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优质的服务;公安、消防、卫健、通信、电力等部门紧密协作,提供了坚实的可靠保障。

智慧专业保障是提升赛事水平的有效抓手。强化数智赋能,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化的赛务管理系统,创新“科技+技能”的办赛新模式。坚持全域专业保障,全部赛项入驻中原国际会展中心28个展馆,实现集中办赛;同时,建立赛事的住宿餐饮、志愿服务等配套保障机制,投入场地经理等保障人员4000余人,青年志愿者1500余人。

多元开放共享是扩大赛事影响的务实举措。采用“赛、展、演、会、销”与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多元办赛模式。各地特色技能展示、绝技绝活展演紧密结合,技能培训小课堂、赛场技能奇妙游打卡、中小学生赛场研学等特色活动亮点纷呈;吸引19家知名企业担任战略及高级合作伙伴,129家知名企业参与设施设备的赞助、技术支持;首次邀请“一带一路”部分国家驻华使节等外宾观赛,促进技能赛事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视野”。

成果转化应用是拉长赛事链条的价值取向。注重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推动技能人才发展的动能,把竞赛技术规范转化为职业培训内容、教学标准,竞赛试题转化为实训课题,竞赛训练方式转化为教学实训方式,推动竞赛成果与技工教育改革、企业创新所需、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搭建校企合作、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桥梁,促进赛事成果向产业、向企业、向社会应用转化,让竞赛不仅成为技能竞技的舞台,更成为促进技能就业、技能升级、技能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 李娜 杨丽萍 刘盼盼 文/图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