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系列报道
商都郑州跑出开放“加速度”
马来西亚果园里的猫山王榴莲跨越3000多公里、历经5个小时,飘着热带气息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鲑(即三文鱼)依托郑州的“直飞航线+便利通关”,最快24小时内便可“游”到市民餐桌;郑州生产的智能手机零部件,36小时内就能抵达全球范围内的大多数制造商手中……紧密对接国际市场、深度辐射国内市场,这是位于中原腹地郑州“外向”的真实写照。
日前,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对外开放能级提升攻坚工作方案》,描绘出一幅斑斓的开放画卷:充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制度创新探索,持续提升“枢纽+通道+平台+产业”发展,着力将郑州打造成优质商品的集聚地、重要产品的集散地、先进要素的汇聚地,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李新华 摄影
新制度构建新优势
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核心范式。郑州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用改革创新破局,不断塑强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将制度型开放的“蓝图”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景”。
近日,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的“整板货物空陆联运新模式”有效降低空陆转运货损货差,提高临空货站转运能力;“空运进出境货物‘区港直达直装’模式”将新郑国际机场的口岸功能延伸至郑州新郑综保区,节约了货运空间资源,提升了运输保障能力。这两项案例成功入选,并被全国推广,为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郑州实践”。
细数郑州的制度性创新实践,你会发现这只是众多色彩中的一抹蔚蓝。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挂牌8年以来,累计形成394项制度创新成果,1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分别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六批、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突出综保区、口岸、通关、多式联运四大核心要素,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探索;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区港一体化”新模式入选2025年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首批十大改革典型案例……凭借开拓创新,大胆探索,郑州制度创新的步履更加铿锵有力。
当前,郑州正持续提升开放理念,全力擘画新蓝图、规划新路径: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突出综保区、口岸、通关、多式联运四大核心要素,加大交通物流、跨境电商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创新力度,2025年年底前形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
新产业打通新市场
今年以来,郑州对外贸易画出了一条逆势飘红的增长曲线。前8个月,郑州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3634.9亿元,同比增长27.7%,总量占全省的66.1%。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郑州经济发展起到强力推动作用,支撑起开放新格局。
引进来——郑州发挥区位优势、叠加产业基础,放大对外开放的“乘数效应”。今年上半年,郑州外商投资类企业进出口779.1亿元,占外贸总额的28.4%,同比增长83.2%。同时,全市发挥展会联结内外作用,搭建展销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今年前8个月,全市共举办展览160场,可谓“好戏连台”。
围绕电子电器、家装厨卫等出口重点行业,扩容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产品种类,将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符合政策条件的外贸优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同等享受优惠政策,激发消费者购买外贸优品的积极性。
走出去——“郑州造”的招牌在国际上越擦越亮,外贸出口产品的结构也越来越优。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加快产业延链补链,深入推动“一县一主链”,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汽车、食品制造、服装家居等优势产业,组织服务机构与企业精准对接,助力企业出海。
郑州优化企业服务,支持特色突出、在细分市场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布局。今年8月,郑州15家民营企业满怀诚意奔赴海外。在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共签订14项合作意向协议,签约总金额达29.48亿元,合作领域广泛,涵盖现代食品与加工、电子信息、建筑建材等多个关键行业。
用前瞻的好思路引路、用务实的好思路搭桥,将开放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按照《对外开放能级提升攻坚工作方案》部署,郑州将深化产业建圈强链成群,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和关键环迈进。同时加快构建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应用场景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新格局,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
马健 摄影
合作开辟新空间
通道融通四海,朋友汇聚八方。
郑州正加速从“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跃升,结交一个个“好朋友”,接好一波波“国际流量”。截至今年上半年,与我市有进出口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226个。其中,欧盟、东盟、日本、印度、美国为郑州前五大贸易伙伴。郑州与荷兰、韩国、英国、巴西、德国、澳大利亚、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也在快速增长。
双向赋能、双向奔赴的合作一直在上演。细看郑州最近的行动,处处透露出国际化、合作式、精准性——
郑州与国际市场深度对接、全球资源高效联动。8月下旬,郑州专程组团赴巴西智利开展经贸洽谈和友好交流活动,就扩大经贸合作、链接优质农产品、大河流域合作及文体交流等方面达成系列成果。9月18日,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13个重点合作项目在活动现场集中签约。
郑州与世界交流便利顺畅、免签政策持续优化。8月29日,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业务落地,丹尼斯大卫城、正弘城成为我省首批“即买即退”试点退税商店。此外,郑州在金融、文化等领域拓展对外开放。火热8月,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主论坛等相继在郑举办,城市开放活力持续增强。
搭好平台,唱好大戏,让平台成为资源流动的“枢纽”、合作落地的“载体”。据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郑州正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拓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招引国际组织、国际机构等优质要素资源集聚。同时谋划推进第四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中方案例地区申报工作,深化与意大利拉齐奥大区、希腊西部大区合作。
开放融通的大势浩浩汤汤,郑州既以主动姿态链接世界,更以实际担当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将对外开放的门越开越大、合作共赢的路越走越宽,在内外联动中持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商都答卷。
记者 成燕 孙婷婷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