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金刚石产业大会的现场,佘丁顺副教授站在行业前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培育钻石产业发展的新图景。作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总经理,这位兼具学者与产业管理者双重身份的专家,用一个个生动的比喻和具体的数据,向我们娓娓道来这个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

"2025年,是中国培育钻石产业的'独立元年'。"佘丁顺开门见山地指出,"就像孩子长大成人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一样,我们的培育钻石产业正在走出天然钻石的影子,开始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市场体系。"

从跟跑到领跑,这个转变来之不易。佘丁顺透露,目前中国在高温高压法(HPHT)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技术上已经具备全球竞争力,产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建立行业公认的价格机制,以及突破中游加工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瓶颈。

说到突破,佘丁顺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他所在的团队研发的激光切磨技术,可以说是"卡脖子"技术的重大突破。"这项技术使得30分以上的培育钻石可以实现自动化加工,直接降低人工成本70%,彻底打破了国外在中游加工领域的长期垄断。"

更令人兴奋的是,这项技术正在催生一系列创新应用。"我们不仅为小米等科技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还在开发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佘丁顺笑着说,"也许不久的将来,你会用上镶钻的手机壳,或者用钻石涂层的餐具吃饭。"

在本次大会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全球首个培育钻石价格指数及数字化产业平台的发布。佘丁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指数就像产业的'心电图',通过147家会员企业的实时数据,准确反映市场供需状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平台对中小企业格外友好。"我们设立了基础会员机制,门槛很低。"佘丁顺强调,"只要企业信用良好,从事相关行业,都能申请加入,共享平台资源。"

站在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佘丁顺感慨道:"中国已经从'贫钻国'变成'富钻国',现在正在向'强钻国'迈进。这次大会就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让更多人看到培育钻石的独特价值。"

最后,佘丁顺用诗意的语言展望未来:"每一颗培育钻石都在述说着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通过建立价格指数、打造数字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更透明、更创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生态。培育钻石的未来,必将璀璨夺目。"

正观新闻记者 魏泽斌


编辑:胡昆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