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管城回族区妇联以“美丽庭院+”特色活动为契机,深入辖区张华楼村、毕河村、河西袁村等7个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手工创作的乐趣、垃圾分类知识与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度融合,为乡村庭院注入新的活力与文明气息。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手绘帆布包环节备受欢迎。参与的村民们拿起画笔,在洁白的帆布包上尽情发挥想象,有的描绘出庭院里盛开的鲜花,有的勾勒出家人欢聚的温馨场景,还有的将垃圾分类的小标识、“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移风易俗标语融入画中,一个个普通的帆布包瞬间变成了承载文明理念的艺术品。大家在创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技巧,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新风的熏陶,为美丽庭院增添了一抹灵动的文明色彩。
芽菜种植手工活动同样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街道妇联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芽菜种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选种、浸泡到浇水、管理,每一个步骤都耐心指导。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播撒在培育盘中,期待着它们生根发芽。活动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实用的种植技能,更倡导了绿色环保、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鼓励大家在庭院中开辟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摒弃铺张浪费的陋习,让庭院充满生机与绿意的同时,也成为践行移风易俗的小小阵地,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美丽庭院”。
除了趣味十足的手工活动,垃圾分类知识授课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巾帼志愿者通过生动的案例、直观的图片,向村民们详细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以及具体的投放方法。同时,结合移风易俗的要求,强调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摒弃乱扔垃圾陋习的重要举措。针对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分类难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帮助大家纠正错误认知,掌握正确的分类技巧;引导村民们将垃圾分类理念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用自己手绘的帆布包替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将芽菜种植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变废为宝等,让垃圾分类成为美丽庭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推动移风易俗的有效途径。
此次系列活动,以“美丽庭院+”为载体,将手工创作、环保知识与移风易俗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村民的生活习惯,促进了乡村文明风尚的形成,为打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记者 冉红政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李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