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郑州市首家专门服务于短剧行业的专业调解机构——二七区短剧行业人民调解中心,在樱桃沟短剧拍摄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郑州短剧行业在专业调解领域的空白,更为当地蓬勃发展的短剧产业筑起了一道“纠纷化解屏障”,助力郑州向“微短剧创作之都”的目标加速迈进。
作为郑州短剧创作的核心热土,二七区樱桃沟自长安古寨影视短剧拍摄基地启用以来,凭借古寨风貌、特色院落、生态果园等独特场景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剧组纷纷入驻。据统计,目前樱桃沟平均每天有10余个剧组在此取景拍摄,短剧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剧组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剧组内部的劳资纠纷、剧本版权争议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成立专业调解机构成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此次成立的二七区短剧行业人民调解中心,聚焦短剧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专门负责协调解决三大类纠纷:剧组与当地居民、商户之间因拍摄场地使用、噪声影响等产生的矛盾;剧组内部演员、工作人员与制作方之间的薪酬、劳务纠纷;短剧剧本、音乐、影像等知识产权相关的侵权争议。为提升调解效率与公信力,中心创新实行 “首办负责”“一办到底”工作制,从案件受理登记、调解员指派,到现场调查、组织调解,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对剧组拍摄进度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心还将与二七区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一旦获得确认,调解结果将具备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有效解决了“调解协议执行难”的问题,为纠纷化解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短剧行业人民调解中心的成立,是二七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七区相关负责人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当前郑州已集聚短剧制作企业820多家,从业人员规模突破3万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调解中心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和从业者排忧解难,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夯实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二七区在短剧行业设立专门人民调解中心的做法,不仅为当地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郑州市乃至全省其他地区规范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化解行业纠纷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二七经验”,对推动整个短剧行业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图
统筹:赵青
编辑:李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