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二七区建中街街道获悉,今年以来,该街道持续深化“加减乘除”四步法,主动将民生关切与治理实践相结合,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通过深入推进“全响应”网格化服务治理机制,有效带动辖区平安建设与社会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整合资源做加法,多元参与联动。 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一手抓“布网”,一手抓“细格”,构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格局,秉持“接诉即办,居民满意”原则,积极响应居民诉求,统筹各部门资源,形成多元参与、协调共治的工作机制,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街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多元联动和定期排查,平安建设办公室每月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召开矛盾纠纷形势分析会,共同研判矛盾趋势。年初以来,共摸排化解矛盾纠纷159起,切实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强化网格与警格融合,充分发挥基层专群力量,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起,化解率达100%,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服务距离做减法,普法提质增效。 街道坚持“预防为主”,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安“前哨”作用,组织开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等专题培训9次,进行反诈、禁黄赌毒等重点治安领域宣传教育30余次,播放宣教视频200余场,累计发放普法资料1000余份;深入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3次。依托“网格+微信群+街道公众号”信息平台,推送“普法小课堂”“法治教育”等相关信息50余次。今年9月起,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联合司法所公益律师组成普法小分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法规宣传“七进”活动,深入建筑工地、企事业单位、学校、老年公寓等场所进行普法,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不断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统筹优化做乘法,提升平安指数。 街道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持续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培育由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楼栋长、党员和居民骨干组成的睦邻自治团队,将基层力量融入社区治理,耐心做好政策宣传、答疑释惑和情绪疏导工作。通过“党群议事站”“小板凳会”“民情分析会”等协商机制,召开议事会200余次,高效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矛盾纠纷化解等“微小事”30余件,成功化解严重矛盾纠纷2起、解答问题17项,定期走访入户特殊群体,使基层矛调“共同体”日益成为平安建设的“稳定器”。

排查隐患做除法,营造浓厚氛围。 街道坚持线索深挖、打防结合,通过公众号、宣传横幅、微信群、LED屏等渠道,加强涉毒、涉黑等重点治安领域的常态化宣传,有效防范各类社会治安事件。全面排查死角盲区,开展禁种铲毒踏查30余次,发放宣传品200余份,组织禁毒普法讲座10余场,积极营造“禁毒品、创平安、促和谐” 的社会氛围。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全年召开推进会3次,完善领导小组常态化运行机制,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加大排查力度,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在“四步工作法” 推动下,建中街街道不断丰富群众法治文化生活,更快速、精准地发现和解决辖区隐患问题,推动基层治理优化创新,让平安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下一步,街道将紧紧围绕平安创建主题,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服务模式,全面增强辖区安全防范能力,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乔贺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康迪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