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的政策安排,从9月1日起,我国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银行做好准备,确保消费者及时拿到“红包”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做好准备,确保新政策落地后,消费者能够及时拿到贴息“红包”。
在广州,记者看到,一家银行的网点已经摆上了消费贴息政策的介绍,工作人员也会向感兴趣的客户介绍最新的政策。
农业银行广州某网点客户经理:此次贴息的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以及5万元以上的比如家用汽车、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消费。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在和一些电器卖场、装修卖场合作,向消费者介绍消费贷贴息“红包”。这也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
消费者:家里刚刚装修了,又想置办一些新的家具,刚好看到有贴息政策的优惠,能减轻一下我的经济负担。
据记者了解,目前,参与消费贷贴息的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都已经完成了系统开发,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大部分机构将在9月1日正式上线消费贷贴息功能。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毅:贴息政策发布后,我们行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了全行的部署,简化一些流程,提升客户的体验,深化贷款与消费场景的融合,让消费市场的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
消费贷贴息精准支持消费领域
消费贷贴息是中央层面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发放的政策“红包”,实施时间是今年9月1日到明年8月31日。这项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消费贷贴息,简单地说就是个人从银行获得的消费贷款,由财政资金帮我们偿还部分利息。这次贴息比例是1个百分点,大约是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左右。
贴息对象是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一个贷款人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3000元。
举个例子,在政策执行期内,小李申请了一笔5万元的消费贷,年利率是3%,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他装修、买家电,把这5万元都花完了,就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贴息,原本一年要支付1500元的利息,他自己只要付1000元,另外500元,则由财政贴息资金替他负担。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金鑫:对于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客户,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会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自主查询贴息金额,我们银行也会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客户。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还表示,明年8月底政策到期后,还会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况延长政策期限,或者扩大支持范围。
消费者如何便利领到,消费贷贴息“红包”
消费贷贴息的核心是支持真实的消费行为,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根据政策要求,必须是从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以及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的个人消费贷款,才能享受贴息“红包”。另外,在申请消费贷款之后,个人还需要签署一个补充协议,授权银行能够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中国银行住房与消费金融部综合消费金融团队主管张志欣:我们会自动从贴息授权之日起开始给您计算相应的消费金额和贷款金额,按照规定的贴息比例,我们去做相应的贴息的计算。
如果贷款人认为自己的消费符合贴息要求,但是查询记录,发现没有享受到贴息怎么办?
中国银行住房与消费金融部综合消费金融团队主管张志欣:如果客户认为银行给他计算的这个消费金额缺失了,他可以提供相关的佐证材料,来线下网点重新申请,然后提交相应佐证材料。经过银行审核,认为符合消费记录的,我们也可以给客户去做相应的贴息。
据介绍,多家银行认可的佐证材料是消费发票。除了去银行网点,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还支持客户从手机银行线上提交材料进行申诉。
银行还提醒,如果贷款人把贷款资金取出来,用现金进行消费,银行就无法判断资金用途了,也就不能给予贴息了。另外,把消费贷款资金转账给个人,包括扫商户的个人收款码付款的消费行为,以及刷信用卡消费,都不能享受贴息;如果是直接刷借记卡,或者用微信、支付宝等扫码消费,银行大多是可以识别的,符合条件的消费都可以享受贴息。
多家银行还表示,虽然政策实施的日期是9月1日,但是部分近期已经申请到的个人消费贷款,也可能享受贴息。
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金鑫:原来有申请消费贷款的客户,贷款资金还没有使用完的,在9月1日之后用消费贷款实际去消费的,也可以继续享受财政贴息。
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将更好发挥政策作用
专家指出,财政为个人消费贷款提供贴息政策,最大的受益方是消费者,体现出财政金融合力促消费的政策取向,同时,它还将与此前出台的多项政策相配合,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合力。专家认为,财政资金对消费贷款的贴息,可以撬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消费领域。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全面覆盖了居民消费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买车、装修等,还包括教育培训、旅游、牙齿矫正等健康医疗领域,甚至是我们日常吃饭、买服装等消费,也都可以享受这个贴息“红包”。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财政贴息政策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下一步,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强化财政贴息政策与已经出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协同,形成叠加效应。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贴息政策推动消费,能够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测算显示,1元贴息资金,有望撬动100元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
此外,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一起,从供需两端发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形成“消费-投资-就业”的正向循环。
专家提醒,个人消费贷款资金不能违规挪用到投资理财等领域,一旦被发现,不仅会被追回资金,还将影响个人征信记录。另外,申请个人消费贷款要量力而行。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有补贴就随意申请,需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姗姗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