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引进
中医绝技展示区,郑州三大中医流派绝技“帖氏飞针”“常氏三绝”“苟氏功能针刀”,让患者体验后惊奇不已;草药辨识区,40多种中药饮片与药材,让市民学到不少中药鉴别知识;文创DIY(手工制作)区,现场制作中药香囊、经络锤,更是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郑州市中医院联合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郑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中医药文化魅力。
近年来,该院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契机,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夯实中医药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广大市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
大力“筑巢引凤”
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
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郑州市中医院聚力引培并重,积极搭建平台“筑巢引凤”,走好“人才兴院”之路。
该院通过“三级拜师模式”和“柔性引才”机制,成功签约13个优秀名医团队,包括2名院士(其中1名既是院士又是国医大师)、3名国医大师、3名全国名中医、4名岐黄学者和1个名中医团队,成立11个名医工作室。刘保延团队、房繄恭团队、路玫团队等先后进驻,开展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不孕症、肿瘤后遗症等专病诊疗,单月接诊量最高突破400人次。在博士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新引进医学博士8人,在读博士达16人。该院高层次人才徐学功、李冬玉荣获“中原医疗卫生领军人才”称号,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在学科与科研平台建设上,加快同步升级,积极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落地。2024年,该院新增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3个郑州市中医药重点学科。成立“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老年病研究所”,成功申报“河南省代谢病中医药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慢性病中医药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并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打造“三大中心”
构建智慧中医药服务体系
近年来,该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构建智慧中医药服务体系。
在宜居健康城院区建设中,该院重点推进信息中心、共享智慧中药房和制剂中心建设。其中,信息中心计划投入1.3亿元,打造郑州市中医药数智服务平台,实现智能辅诊、诊疗质量控制与运营管理一体化。共享智慧中药房具备处方流转、线上线下审方、中药配送等7大功能,彻底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制剂中心规划面积5000平方米,设备投入超3000万元,致力于“健字号”“食字号”“妆字号”等多类产品研发,助力中药制剂现代化升级。
为全面强化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工作,该院积极开展心身医学、睡眠专病门诊,在临床上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该院心身医学科在焦虑症、抑郁症及慢性疼痛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2025年第一季度门诊量同比增长134%。该院与王琦院士团队深度合作,挂牌全国首家“王琦国医大师体质睡眠诊疗中心”,自主研发制剂“百合助眠颗粒”和“消鼾利气颗粒”已进入备案阶段。此外,多学科联合(MDT)减重门诊综合运用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提供系统体重管理服务,广受群众好评。
优质资源下沉 基层诊疗能力提升
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关乎基层广大群众的幸福安康。该院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该院与新密市中医院、荥阳市中医院、中牟县中医院开展“市县一体”医共体建设项目,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活动23场、下沉专家160余人,开展业务查房、技术指导1000余次,组织疑难病例讨论近1000例。与中原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郑州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与70家成员单位组建郑州市中医医联体,通过开展“一对一技术协作”、双向转诊、大型设备共享、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等,2024年至今,累计开展帮扶1200余次、下沉专家1300人次,服务1万余人、下转1500余人,远程医学影像诊断9700人,远程心电诊断1万余人。协助上街区中医院开设儿科,弥补上街区域无儿科缺憾,辐射荥阳市、巩义市等周边地区约4万儿童就医,年就诊患者2万余人。
通过“巡诊+驻点”双轨帮扶模式,该院积极协助洛宁县中医院、虞城县中医院、新密市中医院、中牟县中医院、荥阳市中医院等医院进行人才、技术帮扶,支援和协助新开21个科室,新增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项,助力洛宁县中医院、虞城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助力中牟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医(综合)医院,助力卢氏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中医(综合)医院标准。
品牌活动赋能
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医院坚持文化赋能,让就医体验感、幸福感成为医疗服务最动人的诠释。该院承办了7期“中原岐黄高端论坛”和20期“郑州中医名家讲堂”,打造了《医生说》和“郑中医”“宝藏中医”三大文化品牌。
为更好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活,该院开展了“中医中药进万家”“中医药文化夜市”等活动200余场,参与专家超1000人次,服务群众逾20万人,有效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今后,该院将持续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公立医院改革,加速推进两大国家级项目建设,努力在服务体系、人才结构、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播等多维度实现全面提升,积极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服务新模式,为健康中原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 汪辉 通讯员 姜伟 赵华
编辑:李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