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四篇章:郑之地
烽火淬荣光 “二七”耀古今
当暮色四合,华灯初上,二七商圈霓虹如瀑,人流如织,各类IP潮玩空间精彩纷呈,商场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跃动的星河,游客们穿梭其中,感受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这里是商城郑州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鼓荡着这座城市的蓬勃脉息;这里是历史长卷的厚重章节,每一笔刻痕都深藏着四万年的沧桑;这里更是精神图腾的巍峨载体,高耸挺立的二七塔,如一盏不灭的炬火,日夜吟诵着“二七”二字熔铸的浩然气魄。
二七塔巍峨挺立,映照“二七精神”
二七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繁华篇章。然而,这片土地的精彩,远不止于此。在时光的长河中,二七区早已历经了无数的风雨洗礼,沉淀下深厚的文明底蕴。
山河形胜:驿路蹄声里的文明年轮
4万多年前,文明的曙光便已照亮这片土地。位于今日樱桃沟景区的老奶奶庙遗址,被发现以灰烬堆积为中心的居住遗迹以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遗迹表明,远古先民早已在此繁衍生息,他们会用火、会使用工具,还会打制加工。中原大地上的第一缕文明篝火被点燃,这片土地上的文明胎动也悄然开启。
及至商代,今日郑州十四中一带已是陶窑林立、炉火升腾。3600年前,原始陶坯正是在这片土地的烈火中烧制成型。在1500平方米的商代制陶作坊遗址发掘范围内,窑址、房基等遗迹与大量器物相继出土。其中,那些最初被称作“釉陶”的器物,后被确认为原始瓷器;而青釉瓷尊的发现,更将中国原始瓷器的出现时间向前推进1000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时光流转,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入盛唐,二七区所在之地已显繁忙。当时的此地有个“管城驿”,作为汴洛官道的咽喉要冲,是洛阳与汴州间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驿站。这里昼夜不息,蹄声不绝,商旅车马络绎如川,一派繁华景象。“车马如川,商贾辐辏”,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有人说,当时的管城驿,与今日的“米”字形高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作为交通要塞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时至北宋嘉祐六年,郑州西门外,雨落长亭。苏辙在此送别兄长苏轼赴任凤翔,苏轼赠诗予弟,吟出了“寒灯相对记畴昔”的千古怅惘,也留下了“君知此意不可忘”的殷殷劝诫。依依杨柳丝,如剪不断的离愁,系住多少天涯行客的衣襟。这座西门外的离别之地,就落在今日的二七广场附近。
烽火淬炼:血色黎明铸就钢铁脊梁
时光易逝,物换星移。1904年郑州火车站建成,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后,郑州站被定为甲等车站,在南北交通中崭露头角,成为重要的客货运输站点。从此,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里洋场”的气象逐渐展现。
城墙外的德化街渐渐成形,商幡猎猎,市声鼎沸;马路大街开启现代筑路先河,乌亮的柏油路如缎带般延伸,取代了黄土漫天的旧径。“城中犹抱残垣守旧梦,城外已立广厦向新天”,一堵古老的城墙,竟成了新旧郑州两个时代最鲜明的界碑。
1921年3月,李大钊来到郑州,在工人夜校昏黄的灯光下,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悄然播撒进铁路工人的心田。从此,革命的火种在铁路枢纽生根发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总工会一声令下,全路总同盟罢工爆发!愤怒的汽笛长鸣,划破沉寂的长空。郑州作为重要站点,工人与军警展开殊死抗争。然而,2月7日,血腥的屠刀落下,吴佩孚在汉口江岸、郑州、长辛店等地悍然镇压,林祥谦等52位烈士血染大地,英勇就义,酿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政治斗争,以滚烫的热血和年轻的生命,铸就了中国工人阶级觉醒与抗争的不朽丰碑。从此,“二七”的革命精神如同烙印,深深镌刻进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革命基因。
古城新生:星火燎原点燃商战风云
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古城新生。彼时,郑州划设一、二、三区,这片区域被定为第二区。1955年,为铭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原郑州市第二区正式更名为“二七区”。这是新中国唯一以近代革命斗争命名的城区,“二七”从此成为熔铸在城市筋骨中的精神图腾。
1971年夏秋之交,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二七纪念塔在当年罢工斗争的心脏地带——郑州火车站附近破土动工。在全民参与的“百日会战”中,两座并肩的塔身如利剑刺破苍穹,又如永不熄灭的熊熊火炬。这座用钢筋混凝土书写的革命史诗,至今仍是全国最年轻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间,无声诉说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壮烈故事。
“二七”这个名称,不仅铭记着一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更昭示着一种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城市品格。在和平建设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种精神以另一种形式——新时代商业的开拓与创新,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1989年,亚细亚商场在二七这片土地掀起滔天巨浪。开放式货架取代森严柜台,悠扬的钢琴声在透明的观光电梯间流淌,“无条件退货”的承诺石破天惊,颠覆了传统商业的冰冷面孔。开业当日货架被抢购一空,价格战白热化时,相邻商场竞相下调售价。“周末哪里去?亚细亚!”这句风靡中原的广告词背后,是中国商业从计划经济的樊笼,纵身跃向市场大潮的惊险一刻。
尽管亚细亚十年后黯然落幕,但其点燃的服务革命已成燎原之势。如今,德化街百年老字号的古朴招牌,与现代商业的霓虹灯影交相辉映,碰撞出穿越古今的商业辉煌。商贸的基因已深入骨髓,亚细亚卓悦城、中铁・泰和里、杉杉奥莱二七店等商业强势登陆,正是这片土地商业脉搏强劲跳动的有力印证。
破茧新生:站立潮头擘画发展未来
4万多年前老奶奶庙的文明篝火,到“二七惨案”中革命先烈的热血抗争,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蓬勃发展,二七区历经岁月沧桑,始终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如今,站在“十五五”谋划开局潮头,二七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聚焦“两高四着力”,全面深化“三标”活动,锚定“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深化打造“安居”“乐业”两大工程,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双轮驱动”“三区三轴”“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奋力在1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擘画发展新篇。
——以“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美好二七”驱动发展行稳致远。二七区坚持用发展的视野和办法化解矛盾,集中精力破解产业转型的堵点、项目落地的难点、回迁安置的困点,以及资金、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的痛点,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5年首季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成效评价排名市内六区第一。
——以“乐业”工程厚植新质发展沃土。聚焦产业发展换道转型,全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立区和科技型工业强区为带动的“乐业”工程,领航机器人末端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华域通医药总部基地等398个总投资2618亿元的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比亚迪迪空间、泛物云盒国产化信息创新总部基地等26个、签约额288.8亿元龙头项目落地见效,致欧科技全球研发中心、二七生物医药产业园等25个特色产业园区星罗棋布,嵩山科学城、中原数字经济科创园等产业项目面向“十五五”前瞻布局,共同构建以现代商贸、数字经济、健康医疗、科创产业、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体系。
——以“安居”工程筑牢民生福祉根基。树牢惠民利企理念,着力打造以回迁安置扫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的“安居”工程,不断丰富和改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优质服务供给;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用心用情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精准深度的优质服务,持续擦亮“二七帮·易企办”品牌;把闲置资产盘活与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基础配套、创造美好生活等相结合,加快推动中部数字科创城、二七未来科创中心、欧亚地块等项目开工建设,让城区建设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承载着四万年的文明根脉与血火淬炼的红色基因,二七区,这座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火力之城,正沐浴着新时代的星光。这跨越时空的光焰,映照着二七区以勇于突破自我、勇夺更大胜利的豪情,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文 马健 图
编辑:宋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