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孩子做噩梦时,说句‘妈妈懂你’比‘别怕’管用多了!”近日,桐柏路街道煤仓街社区举办的一场特殊的“梦境分析课”上,家长王女士的感慨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这场专为青少年设计的心理课,用游戏、绘画、互动等方式,既帮孩子们驱散了对噩梦的恐惧,也让家长学到了与孩子贴心沟通的诀窍。

活动一开始,老师笑着扬起手:“做过噩梦的小朋友,举个手我看看!”话音刚落,20多只小手齐刷刷举了起来,“我梦到有怪兽要吃我!”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站起来发言,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争相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随后,“我的噩梦小秘密”分享环节正式开始,网格长给孩子们分发画纸和彩笔,有的孩子用笔涂出巨大的怪兽,有的画出可口的冰淇淋,有的在纸上画出了一家人……画完后,孩子们排队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梦境”,老师借着孩子们的画,用“大脑晚上放小电影”的比喻讲起梦的原理,教大家给噩梦加个“开心结尾”,家长们坐在后排,有的拿手机记录,有的跟孩子一起笑,眼神里满是温柔。最后,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安心睡眠锦囊”,放上喜欢的玩具、照片等,定下睡前约定,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本次科普课程采用互动性强、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形式,不仅破译梦境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更搭建了亲子沟通桥梁,用孩子能懂的方式解决成长烦恼,让家长学会了“蹲下来”倾听,切实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全面提质增效。

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黄会雯


统筹:赵青
编辑:李佳露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