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2025年东亚杯男足比赛将在韩国龙仁市揭开序幕,北京时间当晚7点,中国男足将迎来与东道主韩国队的交锋。在原本的设想中,本次比赛是国足在争取美加墨世界杯入场券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热身,但随着在18强赛中黯然出局,球队的目标已经“提前”定位到了2030年世界杯。伊万下课之后,中国足协任命了原U20国家队的主帅久尔杰维奇担任代理主教练,过渡意味明显,队伍阵容也相比18强赛时有了大幅度变化。与已经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日、韩两队交锋,比赛结果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也绝非只是走过场。在王钰栋等“05”后肩负起更高期望的时候,这次东亚杯正像久尔杰维奇所言,是一个新的开端,国足由此进入“新时代”。
阵容换血 00后担纲
早在一周前,中国足协就公布了此次东亚杯的大名单。尽管因为18强赛出局而下课,但伊万的年轻化策略却也得到了更彻底的体现。在着眼于2030世界杯的情况下,这一策略也是必须的。
在新一届的大名单当中,原先的主力球员王大雷、武磊、王上源等老将悉数落选,26人只有门将颜骏凌、前锋韦世豪、中场徐新和归化球员塞尔吉尼奥4人超过了30岁,全队平均年龄下探到26岁以下。在90后都渐渐老去的情况下,00后就成为了新国足的中坚力量,2000年以后出生的队员占比超过一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三位05后的入选,在U20亚洲杯上表现出色,紧接着在中超联赛中获得了大量出场机会而且逐渐占据主力位置,3人入选国足也是众望所归。
2001年出生的球员到2030年也已经29岁,而05后们在5年后也正值当打之年。作为新周期的开端,这些球员理当得到更多的锻炼。东亚杯这样区域性的赛事,正是他们能得到成长的一个重要平台,所以相对于成绩,他们能否得到更多机会,有怎样的表现,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对战日韩 寻找差距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尴尬现实是,当我们在“着眼于”2030年的时候,已经拿到美加墨世界杯入场券的日、韩两强则是将此次比赛视为备战世界杯的一个“非重要环节”。鉴于对手实力原因,东亚杯对日、韩两队的热身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他们也都没有派出一线队参赛,目的也仅限于发掘年轻球员,为明年的世界杯做补充。
作为东道主的韩国队,保留了参加18强赛时的多数主力,但队内的孙兴慜、黄喜灿、李刚仁等旅欧国脚悉数缺席,而日本队不仅没有召回任何在欧洲联赛效力的队员,就连全部以国内联赛球员组成的阵容中,也有多达10人为初次入选的新人,被视为“日本三队”,主教练森保一考察队员的用意明显。
尽管日韩两强都不是以最强阵容出战,但实力也绝对不容小觑。和中国队一样,他们都以国内联赛球员为主,这样的比赛,不只是可以看到中国队与亚洲一流强队的差距,也能对各国联赛质量有更直观的比较。
即便是被视为实力最弱的中国香港队,也并非鱼腩。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香港队中,有多达9名球员在中超、中甲效力。以在上海申花已经站稳绝对主力位置的陈晋一为代表的“港脚”,近年来在中超联赛中越来越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中超联赛还在得到充分展示和历练的他们,在与国足的直接对话中有何表现,也能体现出中超的质量和水平。
(正观新闻记者 郭韬略 文 新华社 图)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